二连浩特市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阿天的旅行手札蒙古利亚的匆匆一瞥
TUhjnbcbe - 2020/6/6 16:14:00
1

蒙古部落沿革,转自知乎

不知是第几次来内蒙古,却是第一次跨过边境,有幸一窥蒙古利亚的全貌。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自治区首府为呼和浩特,采用老蒙文及汉文。蒙古国(西里尔蒙文:Монголулс,英语:Mongolia),简称“蒙古”,首都及全国最大城市为乌兰巴托,采用西里尔化蒙文及俄文。

二连浩特-乌兰巴托-莫斯科

扎门乌德,蒙古国最大的对外窗口,宛如一座苏式小镇。

登临国门之上,极目远眺,北中国悠悠两千年,似是尽入眼底,遂成此文。

2

两千年前,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东胡弓马,不敌蒙恬之虎贲,置郡县,量法度。“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自赵国李牧之后,再次制敌于国门之外。

西汉武帝时期,制算缗、告缗,设均输、平准,以桑弘羊理财之奇才,尽举国之力,漠南漠北战争,四十有四年矣。大将*卫青,少年天才霍去病,自此名垂青史。漠南蒙古为之一清,亦成就今日酒泉之名。

王可伟油画:霍去病收复河西

新莽乱国,光武迎新。东汉,大将*窦宪奉诏出师,北征匈奴,去塞三千余里。戈壁滩前,燕然山下,中护*班固笔走龙蛇,勒功刻石,凯旋而还。史载“北单于逃走,不知所在”,自此,汉人王朝终于击走匈奴,安定北鄙,匈奴终不能祸害中原。

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

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

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

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

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

乃遂封山刊石,昭铭盛德。

——班固《封燕然山铭》

班固《封燕然山铭》

3

然北部游牧之患,并未停息,百姓之苦,却无稍歇。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旋即登场。汉末,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启东南开辟之先。初唐,渭水之辱,便桥之盟。太白浪漫,亦留下如此诗篇: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白《子夜吴歌》

唐季,情势每况愈下。“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藩镇割据,李唐危急,内忧外患,不能固边。

利镞穿骨,惊沙入面,主客相搏,山川震眩。声析江河,势崩雷电。至若穷阴凝闭,凛冽海隅,积雪没胫,坚冰在须。鸷鸟休巢,征马踟蹰。缯纩无温,堕指裂肤。当此苦寒,天假强胡,凭陵杀气,以相剪屠。径截辎重,横攻士卒。都尉新降,将*复没。尸踣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无贵无贱,同为枯骨。可胜言哉!

——李华《吊古战场文》

五代十国,敬瑭以献幽云十六州,契丹铁骑可一马平川,南下中原。后周柴荣,北伐燕云。四十二日,连克灜、莫、宁、益津、瓦桥、南关等三州三关十七县。世宗本欲乘胜取幽,无奈遇疾而不得。宋太宗自太原北伐,欲复燕云之地,却大败高梁河,股中流矢,乘牛车而逃。

辽、金、西夏粉墨登场,此消彼长,巍巍东亚,战火不息。铁木真至忽必烈,大蒙古国到元帝国,蒙古部落,横跨欧亚,终至顶峰。东至高丽,南抵交趾,西逾多瑙,北尽苔原。

13世纪后期,蒙古之顶峰

元末残暴,各地豪杰,揭竿而起。拜徐达常遇春蓝玉之功,扫清北元,恢复中原,五百年后,幽燕之地,再沐华风。然瓦剌入侵,英宗无能,贸然亲征,土木之变,文武将校为之一空。幸得于谦,卫戍京师,中原乃全。

明初北伐进*图

至大明衰微,女真崛起,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屡败林丹汗,联蒙敌明,南下中原。自此,满蒙亦成一体。由康熙至乾隆,三代之功,百年有余,八旗绿营,决战乌兰布统,决胜昭莫多,遂平准部。唐努乌梁海,乌里雅苏台,置将*,驻精兵,南北天山,内外蒙古,终归大统。民国至今之大中国,其版图皆源于此。

昭莫多战役,噶尔丹仅率数骑逃脱。从此,噶尔丹一蹶不振。

汝顽不灵,尚窜以走。汝窜以走,谁其纳之?缚献*门,追悔其迟!于恒有言:曰杀宁育。受俘赦之,光我扩度。汉置都护,唐拜将*,费赂劳众,弗服弗臣。既臣斯恩,既服斯义,勒铭格登,永诏亿世。

——《平定准葛尔勒铭格登山之碑》

清帝国版图和“中华民国秋海棠”。

需要说明的是,承认外蒙古独立这件事是民国*府做出来的。(年1月5日)

4

蒙古国铁路系统标语

时至晚清、民国,国家贫弱,风雨交加、内忧外患。帝俄趁人之危,强使蒙族王公独立。民国八年,北洋徐树铮,前效左公宗棠,驱逐沙俄,恢复外蒙,却因国力衰微,不得于数年之内撤回内地,民国*府慑于强权,外蒙遂“公投独立”,可叹可泣,不知所言。

受苏俄驱使,西里尔字母替代老蒙文,首都之名,更为乌兰巴托,而再无库伦。作为东亚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化之势竟不可阻挡。六十年代,百万苏*,陈兵边境,剑拔弩张。钢铁洪流之威胁,使交通往来之人民骤减,边防武装之压力骤增。备战备荒,三线建设,遂成时代之符号。

左为蒙古国国徽,右为蒙古人民共和国国徽

年9月13日,林彪加急仓皇出逃,其所乘专机在距离温都尔汗约60公里的蒙古依德尔莫格县苏布拉嘎盆地坠毁,机毁人亡。

作为经济互助委员会的一员,依靠苏联输血,蒙古局面尚能维持。仇华教育,使得外蒙古人普遍不喜汉人,甚至敌视内蒙古人。

然而苏东剧变,蒙古亦不能幸免。年,蒙古大呼拉尔更换国名,易蒙古人民共和国为蒙古国,信仰崩塌,红旗倒地。在缺乏基本工业的蒙古国,资源型经济显得举步维艰。年经济更是大幅萎缩,货币疯狂贬值...

价值人民币元的近八万蒙图

上面是今天蒙古国的国旗,下面是过去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区别在于左上的一颗*色五角星。

5

侃完历史,再说语言和文字。

通行于内外蒙古的文字并非一致。外蒙使用西里尔蒙文(拉丁蒙文普遍用于社交网络),内蒙则使用老蒙文(牧区)。

传统蒙古文字属拼音文字,传统蒙文是在回鹘文字母基础上形成的,称作回鹘式蒙古文。西里尔蒙文自外蒙古独立后开始推广。

阿尔泰语系诸民族。以满蒙为例,二者的语言具有极高的相似度。字母也系出同源。

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是一种黏着语。蒙古语在语音方面有严格的元音和谐律(学过维语应该都了解)。在结构学方面,句里语序有一定的规律。通常主语在前,谓语在后,SOV即subject-object-verb。

传统蒙文:内蒙古自治区

蒙古语亦有多种方言。外蒙古主要是喀尔喀蒙语,与内蒙古略有不同。内蒙古语可分为3个方言:内蒙古方言、巴尔虎-布里亚特方言、卫拉特方言。至于内外蒙古能不能交流,笔者曾询问蒙古族人,答曰:大致能听懂,但语音、词汇颇有不同,需要适应一段时间方可流畅交流。

蒙古语使用者分布图,来源:Wikipedia

6

国门之上,瀚海无垠,*沙无边。曾威震北中国的无数人物,在这片土地上风云际会。“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英雄总是雨打风吹去,不禁怅然。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孙髯《大观楼长联》

蒙古国边检口岸,扎门乌德

今天,一带一路重新连结中蒙,两千年来,第一次以和平的方式融合内外蒙古。曾经敌视中国的喀尔喀蒙古,也不得不打开国门而南向合作。牧制品和矿石资源,源源不断进入中国,换取工业品。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中国的影响力再次北向辐射草原。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号界碑,二连浩特

当中原王朝国力鼎盛之时,方能北进,开疆拓土。当中原王朝实力下滑,则以长城为界,保境安民。当中原王朝内忧外患,自顾不暇,则北边不靖。朝代更迭,兴衰无常,然百姓苦也。游牧民族的掠夺和中原王朝*队的北伐,对人民都是巨大的负担和伤害。

今天,当现代市场和工业化带来的成果已经惠及漠南蒙古的时候,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方式,让国境以北喀尔喀蒙古三百万人从中受益,也是善莫大焉了吧。

二连浩特-扎门乌德通向乌兰巴托-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动脉

蒙古国一座雕塑

Soyombo,是蒙古民族一个古老的图案。火、日、月三者结合,表示国家的昌盛;中央的阴阳图则象征了国家的和谐;下方的两个三角形等同于箭,向下的三角形表示以武力捍卫家园;阴阳图上下方的两条长方形,含有坚持正义和忠实之意;左右两方的长方形是一个城墙,暗示了全民团结,比墙更加的坚固。

1
查看完整版本: 阿天的旅行手札蒙古利亚的匆匆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