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举国欢庆,终于迎来了祖国建国七十周年华诞。
暑假已逝,时间的足迹,汇聚着前行的力量。把视野拉开,感知祖国风土人情的魅力。“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为此,许多同学利用假期时间,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上了追寻实践的道路。乌日汀小分队便来到了内蒙古省二连浩特市开展了他们为期五天的支教拜访活动。
你们的笑脸如
每日初升的太阳般
照耀我的心
您们的歌声
传入我的耳中便在脑海中久久回响。
暑期实践总结
金融工程程旭
1
踏上行程
7月21日,海大乌日汀小分队于早7点在中心食堂集合,踏上出发之旅。作为队长,我心中充满兴奋,但也有些惶恐,害怕自己不能很好的带领大家。虽然之前在其他活动中也当过团队队长,但像这次——带领大家走出校门,前往内蒙古自治区这样大家都不熟悉的地方开展暑期实践,还是第一次,没有充分的经验。抵达车站后,团队成员顺利乘上火车,前往实践地点——内蒙古省二连浩特市。
其实出发前,大家之间还不是很熟悉,甚至有些成员之间还是陌生的,但在火车的行程中,大家一起玩游戏等,很快建立了良好友谊,为接下来的实践打下基础。当然,行程中并不只是有娱乐活动,团队成员在火车上一同商讨抵达目的地后的行程安排,包括支教内容、采访音乐传承人的问题等细节,同时做好相关笔记。团队成员也提出更多建议,优化接下来的行程安排。火车上的时光,让团队成员之间加深了了解,增进了感情,颇有意义。
2
访前准备
7月24日上午,团队成员前往拜访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对接幼儿园负责人XXX老师。团队成员带着提前准备好的礼物(大连特产海鲜、海大纪念品)来到约定好的地点。团队成员向老师询问了小朋友的数量、语言状况等简单信息,老师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情况。
下午两点,团队成员来到中心广场一角,与提前联系好的翻译人见面。团队成员与翻译人简单说明了本次来访的目的与活动背景。与翻译人进行沟通交流、确定好采访具体事宜后,团队成员将提前准备好的大连特产海鲜与海大纪念品(海大笔记本套装)送给了翻译人。
本次与负责对接的老师、翻译见面,确定了实践的细节,让我心里对实践有多了很多信心。
3
开展采访
7月25日,团队成员同前往音乐人——萨如拉老师的公司,对其进行采访。在音乐人的办公室中,我们与音乐人展开热切交流问答。首先,按照原定计划,团队成员到达场事先确定的采访场地,按照之前计划,我负责采访音乐人,张炎记录,阳怡录像,张璐和罗嘉宁拍照,刘欣宇和房国庆录音。接下来,我们一同按照流程对音乐人进行采访。
这次采访,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蒙古族音乐,近距离接触到了纯正的民族音乐。萨如拉老师与团队成员分享了一段蒙古族音乐,萨如拉老师一开口,就深深震撼了我,让我感受到了一个民族音乐人身上独有的气质,她的歌声是那么有穿透力、震撼力,让我深深沉醉其中。当一段歌曲结束后,团队成员都是在短暂的停顿后,一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是真的发自肺腑的钦佩,这也让我树立了想要为弘扬民族音乐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决心。
4
进行音乐活动
7月26日,团队与二连浩特市蒙古族民族小学在广场上开展了一场户外音乐实践课堂。团队成员向同学们介绍了我们的学校和队名等,接着用“音乐”这个主题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课堂开始,几位同学表演了传统的蒙语歌曲和蒙语诗;团队成员也吹奏一首传统汉语儿歌《两只老虎》,并将这首儿歌教给了同学们。接下来,团队成员向同学们展示了传统的汉文动画《葫芦娃》中勇敢而正义的故事。课堂最后,我们赠送同学们准备好的口琴和万花筒,并与老师和学生们合影。
本次与蒙古族同学的实践互动,让我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友善、也加深了对蒙古族文化的了解,这真的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之旅。同时,更让我坚定了解到——音乐是沟通的桥梁,它可以打破语言的不同、拉近民族间的距离,让人深深为其着迷。
5
途中游玩
在实践之旅,我们也一起在二连浩特市游玩。刚抵达目的地,在成员亲戚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吃了当地特色食物——手扒肉等。在这期间,我们还一起品尝了当地烧麦、蒙餐等富有特色的食品;游玩了一些景点,二连浩特国门景区、天鹅湖等。让我们进一步感受了蒙古族的文化特色,加深了对其的了解。
个人小结
管三房国庆
当大学的第一个暑假来临,为了丰富自己的暑期生活,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我选择了和海大乌日汀的成员一起前往内蒙古二连浩特市进行索尼音乐梦想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短短几天的旅途中,我不仅对内蒙古民族音乐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而且也不由自主地想为小组的其他成员点赞。首先,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7月26日我们为二连浩特市蒙古族民族小学一年级支教的活动。由于是孩子们大部分都是蒙古族的,对于汉语尚不太熟练,我们与部分的孩子在语言沟通上存在一定的障碍,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和他们之间愉快的相处,因为音乐艺术的交流是不存在障碍的。为了给孩子筹备一个欢快生动的课堂,团队成员讨论教学的方式直至深夜。夜已过半,学长刘炎和队长程旭依然在进行支教的前期准备,只为给孩子们一个更好的课堂。这是一种真正认真负责的精神,不仅在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这样的精神,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这也是值得我认真学习的地方。
其次让我感到震撼的是我们对科尔沁民族歌手萨如拉进行的专访。作为当地知名的歌手,萨如拉热情地招待了我们,并对我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耐心做出了回答。她还表示自己近年正在做的就是将方言歌词、歌韵改成蒙古官方语言,让全内蒙古乃至整个蒙古族都听得懂,把二连当地的民歌带向世界。采访过程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一段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要想让世界稳步发展,我们必须重视各民族的传统,诸如民族音乐、民俗特色等等。她真正说出了文化的传承的必要性,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我们这次社会实践之旅所具有的意义。少数民族的文化,不止音乐,不止民歌,都是我们华夏民族宝贵的财富,将其传承并发扬,是我们国家实现习总书记所说的文化自信的一种重要途径。
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之旅,既是一种锻炼,也是一次宝贵的经历。遍览草原风光,聆听草原之声,我们为音乐梦想而来,在真正近距离接触似遥远的蒙古族音乐文化后,满载心中的感慨离去。旅途中,我既感受到了蒙族人民与孩子的热情,又了解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仍需更多人的努力。对我来说,这次的旅途是一次支教之旅,更是一次文化之行。我真的希望未来的某天,这些我们课上的孩子们能将我们所传达的汉族音乐文化与蒙古族文化相结合,真正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彰显出我们华夏民族的文化自信。
寻迹草原深处的声音
金工张璐
海大乌日汀小分队7月21日从大连海事大学出发,踏上了我们的“寻迹草原深处的音乐”之旅。
在近36小时的火车车程中,原来仅有过合作策划案的队员们有了更深一步的互相了解。过长的行程使我们彼此照顾,一路上互相帮助,在乘坐的换乘的最后一班火车上,我们聊着未来的实践,聊着我们的计划,伴随着窗外一望无际的绿色,时不时出现的小片湖水,我们驶向草原深处,中国的边缘。
当我们将行李整顿好,7月24日,我们按照计划及时联系了我们课堂学生的老师和一位蒙语翻译姐姐,并确定了见面时间地点。在我们说明一些我们的计划时,翻译姐姐和老师的配合让我们第一次感受到了蒙古人民的热情,她们亲切的笑容,看着我们点头,实属包容了我们不确定,有些不安的心的一股暖流。确定好各项事宜离开后,我感觉到整个团队的士气大涨,每个人对接下来几天的实践活动都充满了信心,也充满了期待。于是在晚上进行第二天的课堂演练时,我看到了每个人愿意为团队奉献的精神,每一个人呈现出的精神面貌都是振奋的,让我着实感动。
7月25日,我们穿着整齐的队服,带着物资到达了约定地点——特色公园。我们约早到场地一个小时,在这一个小时里,我们游览了整个公园,选择了我们进行授课的地点,在一片足球场地里。同时在这一个小时里,整个公园的设施,风格都具有鲜明的当地特色,我们感受着恐龙文化,一边期待着孩子们的到来。然而突如其来的天气转变,使我们稍有些措手不及。零碎的雨和逐渐变大的风使我们不得不改变原计划,我的队友们迅速考虑解决办法,在这过程中,我看到了他们的冷静,我们的合作使我感到安心,最后,我们带着刚到达的孩子们到一个亭子中,开始了我们的实践课堂。课堂进行得很顺利,甚至平时腼腆的我们的队友在孩子们面前也努力地带起气氛。看着我的队友们和孩子们的笑脸,我觉得我们的这次实践旅程,收获的不仅是音乐知识,更是一种文化之间亲密而温和的交流。
7月26日,这天,我们来到了指定地点采访音乐人。出乎我们的意料,这位音乐人是一位非常平易近人的大姐姐。她身上有着一种蒙族特有的韵味,带着热情接待我们这些远方的朋友。然而,当她的优美的嗓音一出,在场的我们更是为之震撼!醇厚而真实的蒙族民歌,在音乐人老师的倾情演绎下,别有韵味,绕梁三尺。整个过程中只回荡着她的歌声,让人不由自主静下心来,想象广阔的草原,美丽的故事。歌声渐没,热烈的掌声响起,留给我们的是震撼,感动,感谢和荣幸。
在最后的几天里,我们走到了中国的国境,远远地望见了界碑,来到了离祖国边疆最近的地方,这甚至有可能是这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宝贵的经历。最后的总结大会我们提出了很多不足,但我们总体以“收获颇丰,再接再厉”作为结尾,改正不足,发扬优点。
这次的旅途让我感受最深之一的就是这些小伙伴,与他们的征程是快乐而富有收获的,我因此也视我们之间的友谊是我最大的收获之一。
写在最后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拥有了什么,而在于从中体悟到了什么。在草原上,在民族音乐人的歌声中,在孩子们眼神里,一帘帘一幕幕,都将充盈着他们的人生,从而更好地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作为富有朝气、富有梦想的青年一代要将个人理想与成长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去,在服务祖国和民族的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新时代,新青年,坚定信念,立足实际敢担当,实实在在从点滴做起,做中国梦的合伙人!
文字图片:海大乌日汀小分队
图文排版:林灿鹏左云皓
责任编辑:于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