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锡林郭勒盟中小学教学常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按照二连浩特市“初中道德与法治工作室”、“初中历史工作室”工作计划,4月7日--4.13日在市教研员马旭老师主持下,两个工作室的全体教师分别进行了两次集体研课活动,以“自备授课-集体评议-再授课-再评议-总结”的形式在二连浩特市第二中学开展。
本次道德与法治工作室活动由二中霍成和池月两位教师进行同课异构授课,内容为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课第二框在品味情感中成长》。历史工作室活动由二中银磊和蒙中叶维红两位教师进行同课异构授课,内容为统编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
第一轮研课中,四位教师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对教材内容深入挖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银磊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程序流畅,语言严谨规范,授课内容丰富充实,对教材内容深入挖掘,特别是对教材辅助栏目在课堂上的应用,为同学们分析了经济特区建立的重要性。叶维红老师的课,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面广,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全体工作室教师认真观摩每一堂课,记录每一个细节,为随后的议课做准备。
第一轮议评课环节中,四位教师分别阐述了教学设计思路和课后反思,所有听课老师就四位教师的公开课课从课件制作,开课导入,到课堂学生认知的过程,再到课外的拓展延伸,每位听课老师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合理建议和解决方法。马旭老师作了总结,她从解读课标、学科素养呈现、学情结合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要求。整个评课活动,大家积极发言,通过研讨达成共识,在思维碰撞中实现共同提高。
第二轮磨课中,四位授课教师在充分听取工作室成员评议课建议的基础上,完善教学设计,精进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次集体评议课中,大家对四位教师的二次授课给予了肯定。全体老师互通互学,就存在于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困惑、模糊点达成了共识。针对第二轮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马旭老师提出了几点指导意见:一是学习目标必须出示,重难点不必单独出示,涵盖在学习目标中即可;二是课堂上一定要适当留白,给学生留出思考内化的时间;三是必须严格落实教学常规;四是课件绝不能替代教材的使用,只可辅助性使用;五是全体教师要不断增强教学组织能力,提高教学设计水平。
此次集体研磨活动,“研”出了教师间合作交流的默契,“研”出了工作室成员的课标意识,真正实现了夯实基本功、提高专业能力的目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