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六月底,转眼在北京呆了两个月了。临近生日,这两年为了有点新意装出点仪式感,都是假借生日之名外出找一个附近没去过的城市溜达一圈。今年有点犹豫,恰逢百年大事,出北京吧,怕回不来,北京郊区又实在提不起兴趣。最后还是下决心离开北京,放几天风,一路向北,走哪算哪。
6月24日一早,阴雨中离开北京,三个半小时到达草原天路东段桦皮岭。几乎没有游客,天气依然阴沉,但是一走上起伏的草原天路,野花盛开,绿油油的草毯铺满了大地,山丘上一座座风力发电机在旋转,天上的云彩在快速地变化,风起云涌,无比凉爽,心情顿时开阔起来。刚刚还在掉雨点,一会居然露出了一丝丝阳光和蓝天。第三次来,感觉还是很好!
第一次来草原天路是年端午,带着姥姥姥爷,那次也是阴天,天气还有点冷,后来雨中去了赤城温泉。
赤城温泉,又名汤泉,史称“关外第一泉”。康熙曾陪祖母孝庄在此洗浴避暑五十一天,位于赤城县城西7.5公里的苍山幽谷中。此次提前下高速顺道再看一眼。新修了旅游公路汤泉路,穿行在幽谷中感觉非常棒。可惜汤泉被围起来不开放,山脚下路两旁修满了各式温泉酒店,和上次来一样,只是在冷清中更显破旧了。大概不是周末,没有游客,温泉水长流不息,当地村民在路边温泉水流过的水渠中泡脚,下游路边两个水池脏乱不堪。不禁想起了怒江边的温泉澡堂会,那里没有高大宏伟的仿古建筑,没有金碧辉煌的琉璃瓦,但是有一连串的温泉泡池供人们免费享用,他们和大自然相处得那么自然,那么和谐。
第二次是年8月,外甥考上清华,广州的外甥女前来祝贺,带他们来草原天路。那次天气晴好,两个小屁孩自说自话,咯咯笑个不停,一路欢歌笑语。
第三次来,感觉还是那么美,如今很多好玩的地方一红就被人搞得不自然了,这样让人动心的地方并不多。北京往北,最典型的自然景观就是坝上草原了,最近的是丰宁坝上,往东北是塞罕坝乌兰布统草原,西边是草原天路。坝上意味着海拔升高,可以带来气温的凉爽,草原实际是农耕向游牧的过渡。这一片草原不如更北面的呼伦贝尔大草原那样辽阔平坦,大都高低起伏,伴随着稀疏林地,景观植被层次更加丰富,最适合休闲度假。草原天路红起来后,据说也曾想圈起来卖门票,甚至都修好了一侧的大门。好在最终当地*府决定将它打造成开放的最美公路,如今这条路向西延伸,已经超过三百公里,沿途村庄餐饮住宿等相关服务设施逐渐发展起来,京礼高速开通后,北京到草原天路东端桦皮岭车程大约三小时,特别适合自驾休闲避暑,当然如果躲开假日和周末的人流,感觉就更好了。
中午在张北县吃完午饭,上高速继续向北,穿过稀疏森林地带,然后一路伴着云朵和牛羊来到开阔的内蒙草原,看着安逸的马牛羊吃草嬉戏,下高速沿国道慢慢溜达,真心太喜欢这样行走在路上,踏上开阔的草原,云卷云舒,鲜花盛开,牛羊成群,好不快活?
临近太仆寺旗贡宝拉格附近,路边出现了成群的马,毛色亮丽、体型健美,只是马很机警,远远就跑开了,很难接近,用手机很难拍出马的英姿飒爽。“太仆寺”一名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时,就有掌管皇室御马和马*的“太仆”官,秦、汉时为九卿之一。草原上狼*花盛开,其根、茎、叶均含大*,人畜绝不能食。狼*花根系大,吸水能力极强,能适应干旱寒冷气候,周围的草本植物很难与之抗争。在我国一些地区,现已被视为草原荒漠化的一种灾难性的警示,一种生态趋于恶化的潜在指标。
忍不住拐入小路,走进辽阔的牧场,做一回牧羊人。晚上住在太仆寺旗,一座草原上的新兴小城。晚饭喝奶茶吃手把肉,一大盆炖好的大块带骨头羊肉,自己选,论斤称,吃的时候手把着骨头用小刀剔肉吃。还真是白天赶羊,晚上吃肉。其实草原牧民原本是很少吃烤肉的,一般的都是清炖,蒙古包外,支起大锅,现杀的羊大块入锅清水炖煮,捞起装盘,用刀片肉吃,肉凉了接着扔回锅里煮。这就是手把肉,或者手抓羊肉的来源。奶茶清香,酸菜脆爽,凉拌沙葱是我的最爱。肉很香,但有点费牙。第二天一早离开太仆寺旗,前往锡林浩特,一路阴雨。夏日草原风云变化很快,不像帝都那样浓稠灰蒙蒙一片,阴雨中,在辽阔的草原上你也能感受到云层的翻动变化,即便是灰色,也是分层次的,可以清晰地分辨出灰、中灰、深灰、灰白、灰黑等等一系列变化,迎着风雨看风云变化,别有一番滋味。有道是:只见风雨不见晴,道是无晴却有情。在高速上走了一段,几乎没有别的车,倒是不少车在紧邻高速的国道上行驶。于是下高速走国道,这一段高速很平很直,不知为何限速,国道虽窄,但车少路平,基本能保持在时速公里,难怪没人上高速。走国道的好处在于随时可以停车观景。除了辽阔的草原,沿途还经过浑善达克沙漠边缘,还有沙地、河流和稀疏林地。大概是暑期未到,路边的旅游设施大都没有开放。临近锡林浩特,远处有几座火山,路边专门修了观景台,称之为平顶山,非常形象。
在靠近锡林浩特的锡林九曲旅游区,一条小河弯弯曲曲,周围水草丰茂,停车步行,一股浓烈的夹杂着新鲜的牛羊粪便气息的草香扑面而来,粪外清香,真的是香的,丝毫没有令人不适的那种传统意识里的粪便味,或许是因为新鲜,或许香臭原本就没有本质区别。周围各种鸟叫声,一只美丽的小鸟围着我们飞落在前方栅栏上,走近了起来飞一会又落在更前方栅栏上,像是给我们带路。碰到牧民告诉我们,最近刚刚下过雨,河里有水,天旱的时候,河就干了。河边修建了木板步道和观鸟的掩体,候鸟迁徙的时候来这里观鸟应该是不错的选择。没有游客,度假村的蒙古包大都锁着,只有一两家主人在收拾打理,准备迎接暑期游客的到来。刚想上前攀谈几句,豆大的雨点说下就下,瞬时风疾雨骤,赶紧逃回车里前往锡林浩特。在锡林浩特根据网上评分来到一家涮肉店,居然要等位,好在没等太久。羊肉好吃,吃到撑肚。饭后天竟然放晴了,去逛不远处的贝子庙。贝子庙是藏传佛教圣地,蒙古语名“班智达葛根庙”,汉名“崇善寺”。是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它的规模,历来被称为锡林郭勒盟地区第一大寺。
不同于中原寺庙,贝子庙是一组规模庞大的建筑。始建于清乾隆八年(年),主体建筑为五大殿,实际上是五座庙宇,中为朝克沁(行*教务)殿,两侧分别为拉布楞(活佛)殿,却日(哲学)殿,满巴(医务)殿和珠多都巴(天文数学)殿。虽为藏传佛教圣地,建筑却完全是典型的清代中式风格,院内古树参天,古朴静谧,虽然得到了很好地保护,很多院落房屋破旧空置。
据说,全盛时贝子庙周围还有十几座小殿和两千余间喇嘛住宅,总面积达1.2平方公里。如今庙前是巨大的广场,寺庙免费开放。
原本计划在锡林浩特住一晚,看到天气晴好,时间尚早,于是继续前行,前往中蒙边界二连浩特。
从锡林浩特到二连浩特,一路向西,草原开阔,道路平坦笔直,这一段国道限速,除了没有封闭,其他和高速公路一样。收费是按段收费,大约八九十公里在县城附近设一个收费站,每次收费15元,最后二连浩特附近两个收费站开放免费通行。我觉得这样挺好,是一个很聪明的做法,很经济,适应了地广人稀车流量少的实际情况。试想,如果这段路封闭起来修成高速公路,一定会像张北到锡林浩特那样,高速上没有车,大家全都走国道。我曾经走过京新高速,有过几百公里碰不到一辆车的经历,沿途服务区全部关闭,没有加油站,没有水,没有补给。我们的体制很有优势,这种优势却常常被用来为了一个短期目标而不惜一切代价,长此以往迟早会把经济拖垮。越往西,植被越稀疏,水草不再丰茂。而恰恰是从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到四子王旗这片荒凉土地上,孕育出了内蒙最鲜美的羊——苏尼特羊。苏尼特绵羊肉,曾是元、明、清朝皇宫供品,也是北京“东来顺”专用羊肉。会吃羊肉的人都知道,相比于水草丰茂的草原,那些荒凉的甚至是盐碱地上生长的绵羊肉更好吃,著名如宁夏滩羊,正因为如此,苏尼特羊也称戈壁羊。不必非去圈起来的景区,美景都在路上。对于久居都市的城里人,远离尘嚣的大自然是具有无比强大的疗愈功能的。不用刻意计划,放松心情融入自然,很多的遇见,很多的巧合,很多的动人场景自然就会来到你的眼前。……也许旅行的记忆很快就淡化,但是草原的辽阔会让我们的内心更加丰富和强大。
到达二连浩特国门景区已经过了下午五点,太阳依旧刺眼。不知道是已经下班,还是暂不开放,反正没有工作人员。景区门票50元,到达边境界碑还有一段距离,电瓶车10元。其实即使开放,我也不会进去的,实在不明白为便于人员物流通行的公共建筑,为什么要圈起来收费。二连浩特是距北京最近的边境陆路口岸,有铁路直达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这是一座真正的火车拉来的城市。城市不大,生机勃勃,之前去过的黑龙江边境口岸城市都能明显感觉到短暂繁华之后的落寞和冷清,二连浩特的生机是出乎意料的。想来也对,黑龙江对面的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员稀少,又不是俄罗斯的主要市场,而这里毕竟面对的是整个蒙古国。想来蒙古国大量的商品都是从这里进口的,而能出口到我国的商品实在有限,主要是铁矿石、煤等一些原材料。如此看来,如果两边差距过大,长期的不平衡贸易也难以为继。光我们强了赢了还不够,带动周边协调发展,共同富裕才能长久。在二连浩特住了一晚,第三天返程回京,全程高速,路很好,就是管卡太多。回程途中在宣化住了一晚,从宣化到家多公里路,全程高速车不多,却走了四个多小时。修路是为了交通更加快捷,可是为什么要设那么多卡呢?不太久以前,进北京是不需要检查的,不知从何时起,也可能是为了某一次特殊需要,开始了设卡检查,再后来常态化变成了固定设施,截断了路,有事没事到这都得过这一关。仿佛回到了古代,或者从来就没有改变过。在古代中国,城市是被城墙围起来的,进出只能通过城门,常常要经受盘查。或许在有些人脑海中,只有有关卡进出受管控才觉得安全,才像个都城的样子。严防死守在某些特殊时刻是有效的,但总不能永远严防死守下去吧,安全感来自于信任,而不是严防死守。就像战胜病*,最终靠的是科技进步和全人类的开放合作共同努力。我们如此频繁地被严防死守,可见我们是多么地不被信任。我相信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但同时我们可能也是对人民防范最多的国家。我更相信最终的安全来自于人的善良,而不是对人的防范。奇怪的是在那些又乱又不安全的外国,特别是那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很少看到地铁火车站有安检,甚至大多连检票口都没有,或许,是他们太穷,想搞搞不起。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间里,都被来自感官、传闻、传统、集体的知识所包裹,一般人对于由这些来源而得到的知识很少经过理知的过滤。于是,这样的一些知识,沉淀到意识之海底,就变成所谓成见。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和必然。可巧,这类的知识偏偏常常是最不可靠的,偏偏常常是最经不起依经验来考验的。比如很长时间以来,我都以为两条地铁线的换乘必须通过上下两层垂直交叉实现,在欧洲,突然发现只要下车,换个站台,或者大多数情况下就在原地,等待下一列前往你要去目的地的列车就可以了,不用上下台阶,不用绕大圈,就可以轻松完成换乘。直到那一刻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地无知。高速公路就一定要收费吗?德国是世界上最早修建高速公路的国家,也是最先利用国家力量构建起高速公路网的国家,德国的高速公路不仅免费开放,而且不限速,却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好的高速公路。如今我们的国家已经富起来,也强起来了,为什么不能实现高速公路免费呢?保障国民和货物自由便捷地迁徙和流动,本来就是国家和*府的基本职责,然而现实总不是那么简单,应该做、能做、想做和真正做到并不总是一回事。有些资源一旦被少数人占据形成利益集团后,往往会变成顽疾,难以治愈。比如不停车电子收费,比如拆除省界收费站,喊了多少年,直到中堂大人拍了桌子,下了最后的通牒才勉强完成。如今全国高速公路网已基本建成,无论从整体经济性,还是大国地位小康社会角度考虑,都是到了高速公路全免费开放的时候了。现在的国内高速公路,虽然收一样的费,但却饱饿不均,有的早已收回了投资或者过了收费年限,却照样在大把收费,有的收入除了偿还银行利息剩余的全部用来维持管理运营,有的收入连运营成本都不够,却照样养着庞大的机构。只有发行特别国债,统一偿还银行贷款收购高速公路收费权,然后拆除收费站免费开放,才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路网作用,实现整体经济性。鉴于现有高速公路主要是*府投资,银行贷款最终也要靠税收来偿还,这样做不仅可行,而且十分必要。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以大大降低出行和运输成本,提高路网利用率,增强经济活力,由此带来的收益甚至会远超收费带来的收益。同时减少管理人员,可以大大降低运营成本和滋生腐败的寻租空间。能看见的坏处只有一个,就是那些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机构的舒服日子没有了。退一步,即使收费,也没必要非得靠封堵出入口来实现。海南高速公路一直全开放,自由上下没有收费站,通过燃油附加费一样实现了收费,不仅进出方便道路利用率高,建造和运营成本也得到了极大地降低。只要全国一盘棋,浪费资源制造拥堵的高速公路收费站就一定能拆除。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统一步伐是我们制度的优势,消除各种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提高内循环效率,就从拆除高速公路收费站,消除因为落后的管理方式造成的拥堵开始吧。估计是被各种检查卡堵烧坏了脑子,说了这么多不相关的废话。可是我们越不说,它就越理所当然,不是吗?人在年轻的时候要知道自己想活成什么样,越早越好;中年以后要知道自己能活成什么样,越早越好。
点击查看:物业、管家、仆人五彩*——独库公路千里环游大兴安岭大美青海,美在路上澡堂会,怒江最有温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