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青岛海关助力“齐鲁号”中欧班列年开行超列
近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满载着一批海尔集团电器的列车缓缓驶出济南南站,这是济南海关今年监管发运的首列“齐鲁号”中欧班列,预计将于15天后抵达俄罗斯莫斯科。
去年以来,济南、青岛海关全力支持山东“齐鲁号”中欧班列运行,助力济南申建铁路口岸,指导监管场所软硬件升级改造,紧贴需求开展功能区建设,携手多部门加强内陆港、“公海铁”多式联运布局,把出海口引到了家门口。
“原来我们的货出口俄罗斯都要经过好几次装卸,为了节约运输成本,都是货车倒火车,火车倒货船,货船再倒火车……装卸运的成本提升不说,时间成本也高的很,一些对保鲜要求高的订单根本不敢接。”济南中外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潘辉说,“现在有了‘齐鲁号’中欧班列,我们在济南把货装上,直接就能到俄罗斯,方便又省钱。”
为了提高“齐鲁号”中欧班列的通关效率,济南海关设计开发“铁海E通”物流信息化系统,与青岛海关“陆海联运”系统对接,完成铁海联运出口转关自动化作业;济南海关辖区企业的物流数据与青岛海关共享,实现了货运跨关区“无感”通关。同时,济南海关推进“班列+公路”联程转关作业模式,扩大班列集结中心物流辐射范围,并为中欧班列开辟专用绿色通道,实施“5+2”“7*24”预约通关服务,支持班列运营企业开展“一单制”试点,拓展班列综合物流功能。
“我们在确保监管的基础上,给企业增加效益,降低企业的成本,努力把‘齐鲁号’中欧班列打造成为货运的‘*金’线路,让企业获得真金白银的收益。”济南海关口岸监管处综合科科长张磊介绍。
在济南海关、青岛海关及山东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年山东“齐鲁号”中欧班列开行超过列,达到列,同比增长43%,创下历史新高。(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二连浩特口岸:部门联动保障出入境中欧班列创新高
记者9日从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年经二连浩特口岸出入境中欧班列达列,同比增长53.3%,创历年新高。
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二连站调度车间主任云志俊表示,二连浩特铁路部门对中欧班列实行优先办理、配车和发运的*策,利用“数字口岸”系统简化中欧班列通关手续,并加强与海关、边检部门及蒙古国铁路部门的协调,进一步提高班列运输效率。
“我们创新推出特种货列快速通关、车体检查信息化等有力举措,全面提升口岸通关效率,执勤民警24小时在岗在位,昼夜不停对中欧班列开展精准查验,确保列车即到即检即放。”二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副队长苏宝平说。
作为中蒙最大陆路口岸,二连浩特口岸是我国中欧班列中通道重要出入境口岸,承担着华北、华中等地区开行中欧班列的出入境通关、换装和检疫等工作,运输货品包括汽车配件、玻璃品和纺织品等。如今,经二连浩特口岸出入境的中欧班列运行线路已达43条,辐射国内中欧班列大部分首发城市。(来源:内蒙古日报)
中欧班列激增,韩企“搭车”
根据韩国YTN电视台10日报道,在全球贸易因为新冠疫情而饱受冲击的年,中欧铁路运输却逆势上扬,中欧班列数量同比激增50%以上。
报道称,在*阿拉山口火车站,一列载满汽车零部件的货物列车正准备出发前往波兰。这只是一个缩影,去年欧洲经济因为疫情而焦头烂额,但由于中欧铁路运输比航空运输价格便宜,运输速度还比海运快,所以中欧班列反而持续增加。特别是防疫物资,中欧班列堪称最佳运输手段。阿拉山口火车站相关负责人表示,年每天平均有10列中欧班列从这里出境,而年增至每天14列,最高峰每天23列。分析称,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完成后,中欧班列的未来更加明朗。
韩国《朝鲜日报》报道称,年12月,LG化学将在韩国和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电池等相关零部件通过火车运往欧洲。此前类似电池这种危险品因为可能发生爆炸大部分都是通过海上运输。但随着能调节温度的铁路货运集装箱的出现,LG化学最终选择了中欧班列运输。目前,从上海发往欧洲的海运集装箱货运价格达到史上最高,中欧班列虽然价格比海运高30%,但运输时间更短。
韩国锦湖轮胎最近就将产品通过中欧班列运往欧洲,以往都采取海运。有韩国业内人士表示,采取海运将货物运往东欧,需要40天左右,但利用铁路仅用20天时间,鉴于最近海运市场价格猛涨,越来越多韩企开始考虑通过铁路运输发货欧洲。(来源:环球时报)
中欧班列高效通关“零延误”
“感谢庐州海关的大力支持,他们多次现场办公,设身处地为我们着想,便利*策惠企助企暖企,即报即办,大大压缩了货物周转时间。”近日,合肥国际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峰说。
合肥海关所属庐州海关为保障中欧班列通关顺畅,坚持防疫情与稳增长“两手抓”“同推进”,加强关铁协调联动,高效对接班列通关审核、放行等环节,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加强信息共享和电子数据传输交换,优化作业流程,提高通关效率;提供自主选择报关地、舱单归并等便利化措施,实施“提前申报、运抵验放”;实现中欧班列查验“零延时”、通关“零延误”、企业“少跑路”、运行“无阻滞”,为中欧班列开行按下“快进键”。
据海关统计,年,合肥中欧班列克服疫情影响逆势发车,持续畅通国际物流渠道,成功开行列,发运标箱,货值约.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4.4%、35.2%、27.4%。货值、货重、满载率、回程占比等关键性高质量发展指标稳居全国前列。截至目前,合肥中欧班列已开通33条线路,直达10个国家、35个节点城市,贯通五大铁路出境口岸。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中欧班列年开启了“合新欧+运邮”合作模式,疫情期间,由芬兰赫尔辛基发往上海的14件约4吨的国际邮包通过中欧班列运抵合肥,在海关严密监管下转运至上海。与此同时,“中欧班列+保税入仓”物流一体化模式开始运行,当年6月5日,一批离心式鼓风机在合肥综保区申报入区,实现了综保区保税优势和中欧班列运输便利的无缝衔接。此外,中欧班列和跨境电商深度融合,年12月24日,合肥跨境电商一般出口商品通过合肥中欧班列顺利发运,该批商品共计票,总申报价值约万元。
庐州海关副关长段逸舟表示,将继续贯彻支持中欧班列发展的各项举措,优化通关监管模式,拓宽中欧班列贸易形式,畅通“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通道,全力保障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效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来源:中安在线)
哈萨克斯坦贸易部以中国为目标市场采取措施促进出口
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多个国家的商品出口下降。哈萨克斯坦也不例外。为了保持国家贸易平衡,总统为贸易和一体化部制定了一系列重要任务,包括启动非原材料产品出口加速计划。
哈贸易和一体化部部长BakhytSultanov表示,哈萨克斯坦主要加工出口铜和铜阴极、铁合金、铀、精炼产品等。根据年1-8月数据,加工品出口从亿下降到97亿美元,下降了7.3%。这是由于石油产品需求减少以及全球市场石油价格、铁合金及锌价格下跌。
同时,食品行业的供应呈现增加趋势。面粉、葵花籽油、面食、牛肉、大豆油是促进食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工程产品出口增长。例如,机车车辆零部件的交货量增加了3.2倍,客车的交货量增加了3倍。
根据贸易部的数据,加工品如铀的出口增长了35.9%、白银出口增长了26.3%、小麦或黑麦粉出口增长29.2%、部分机车车辆出口增长3.2倍、乘用车出口增长3倍。
托卡耶夫总统在讲话中还强调了培育新出口商的必要性,并指示启动一项针对非资源型产品的出口加速方案。根据总统指示,贸易部与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发起了出口加速项目,并选择中国作为目标市场。在家表达意愿的企业中,选择了35家食品工业企业参与出口加速计划。
BakhytSultanov表示,贸易部门的任务是每年培训家新的活跃出口商,到年,计划将现有的家转变为0家。
中小企业企业家计划帮助参与者在国外市场推出商品做好准备。企业家可以通过该计划获得一系列帮助,从选择出口方向;准备货物以符合进口国家相关标准;确定最佳的分销渠道;找到潜在买家;起草合同文本;确定最佳物流路线;从国际专家那里获得进入目标市场的建议;制定进入目标市场的路线图;获得在国际市场上推广产品的快速有效工具;获得关于如何消除缺点和进一步进入国际市场步骤的具体建议。
出口加速器项目目前在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德国、法国和新西兰等国运行。根据“QazTrade加速器”项目的中期结果,预计近期将签署18项合作备忘录,总金额为1.17亿美元。目前正在就与中国家交易对手的潜在合作条款进行协商。
此外,贸易部报告说,哈萨克斯坦启动了互联网出口企业培训方案,其目的是发展和增加哈萨克斯坦商品生产商在国际电子交易平台上的数量,如阿里巴巴,易趣网等等。
据去年数据显示,入驻国际电商平台企业达成了.9万美元的产品销售协议。哈萨克斯坦企业已收到多个商品询价。发出询价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德国、摩洛哥、沙特阿拉伯、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克兰等。
贸易部今年还将继续致力于推动哈萨克斯坦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计划到今年年底,再度筛选50家企业入驻阿里巴巴平台。该部门指出,平台上哈萨克斯坦卖家数量的增加,将有利于促进电商平台上打造专门的哈萨克斯坦商品国家馆,而这将大大提高产品的认知度并促进销售。(来源:哈萨克斯坦中国贸易促进协会)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