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经中心陈文玲等与等亚洲记者团的对话实录
年8月22日上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接受周边11个国家21名记者团集团采访,魏建国副理事长致辞,陈文玲总经济师介绍“一带一路”建设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张永*副总经济师主持。这次记者集团采访,提出了很多对“一带一路”关切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到周边国家对“一带一路”建设五年成就的高度认知和赞赏,也可以看到一些国家的关切,其中也不乏一些认识偏差乃至误区。对于记者的提问,陈文玲总经济师一一进行了回答。
魏建国致辞:
非常感谢各位一早来到中国经济交流中心,首先我简单介绍一下一带一路的情况。因为我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会议要参加,所以请CCIEE的总经济师陈文玲女士和副总经济师张永*来主持和回答大家的问题。大家如果有什么对一带一路方面的问题,请陈文玲总经济师在她讲述一带一路的整体情况时介绍一下,大家也可以提出任何你们所感兴趣的问题。
习主席在年9月8日访问哈萨克斯坦的时候,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不到一个月,同年的10月2日,在访问印度尼西亚的时候,又提出了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很多外国朋友问我,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个什么样的背景?我把这个背景归纳为三条:
第一,大家知道年4月8日,奥巴马在美国的西点*校发表了一篇很著名的演讲,这篇著名的“美国要再领导世界年”,目的一方面是替美国人民打气,替美国*队打气,也给美国的盟友打气。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在这个演讲中提出,不能让中国制定国际游戏规则。就在年4月23日,美国西点*校讲话以后不到半年,9月8日,习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发表讲话,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紧接着10月2日又在印尼提出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我认为,年两个大国的领导相继发出这样的声音,表明了中美对全球的不同看法。
第二,应把一带一路看作未来一个长时间内中国对外很重要的*策。如果说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建立四个经济特区,第一次改革开放只是打开了一个窗口,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第二次改革开放,中国加入WTO,表明中国打开大门,使中国有了更大的发展。这一次的改革开放,跟前两次有什么不同呢?这一次是双向的,既有外国进入,同时更有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的设备,中国的资本,中国最好的产品,还有管理标准,包括互联网技术。所以,应该说各个国家因此能够得益于一带一路,我记得一带一路刚提出的时候,也就是在我们的中心,来得最早的一个日本具有年的重化公司的老总,他就跟我讲了一句话,他说作为日本企业,非常想加入到一带一路。正是因为如此,安倍在我们中心CCIEE,跟去年日本举办的会议上明确提出日本愿意加入一带一路,随着又派二阶先生到中国来,表示日本愿意考虑进一步加入亚投行。所有这些都是由于企业、由于媒体不断发出这些信号,就是在一带一路我们希望更多的朋友参加,不仅是对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也是一样。到目前为止,我们在一带一路65个国家,93个港口和城市,一共到年投资已经接近1万亿,比不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里面,中国对外投资提高近7.5个百分点,这是一个。
第三,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目前的进出口总额已经差不多达到了亿美金,今年还会有提高。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我们开辟了一些工业园,比如说像在越南岘港,深圳市在那里开发岘港工业园区,比如说在柬埔寨有江苏无锡的红豆周海江建设的西哈努克港开发区。在巴基斯坦有三个开发区,在菲律宾,在缅甸,在韩国,在蒙古,都有我们与所在国家建设的开发区。上海绿地,在首尔附近,济洲岛准备开两个开发区。我们在蒙古也探讨了建设开发区。我们还在研究把中国的经验传递给朝鲜,推动朝鲜发展经济。当然,我们更希望在印度参加合作,印度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中印有共同发展的机会。
今天我只是做了一个引子,把简单的背景介绍了一下。下面有请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女士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带一路五年来的发展情况,下一步的远景与行动,并回答记者朋友的提问。我再次代表中心向各位记者到这里来采访表示感谢!
主持人张永*(中心副总经济师):
刚才魏建国副理事长,把一带一路的背景情况做了简要介绍,下面有请中心总经济师,也是中心执行局副主任陈文玲女士做主旨发言,向在座各位记者朋友介绍有关一带一路建设的相关情况,下面有请陈文玲女士!
陈文玲:
首先非常欢迎亚洲11个国家的20位记者,到中心来进行集体采访!今年6月份也是在这个会议室,我和赵进*副理事长、徐洪才副总经济师接受了亚洲十个国家、20位记者的集体采访,我记得当时有印度、巴基斯坦、蒙古这些国家。这次采访记者队伍我看又增加了日本,包括印度尼西亚这些很重要的国家主要媒体。我觉得接待记者和媒体采访,特别是集体采访,难度是比较大的,因为各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