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在锡林郭勒大草原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组铁塔、架银线、装变台、换电表......一直以来,锡林郭勒电业局聚焦新农村新牧区用电需求,努力提高供电服务保障能力,为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释放高质量动力,用实际行动不断注解“全新责任蒙电”高质量发展新内涵。
主动配合
打造清洁绿色电网
在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边墙村24兆瓦光伏扶贫项目建设现场,呈现出的是一片“别样”的繁忙景象。与以往立杆架线不同的是,电力施工人员正忙着用钩机拆除电杆。
“光伏项目计划于6月30日并网发电,工期紧、任务重,为帮助项目方及时清除施工障碍,我们增加施工力量,利用3天时间,对影响项目建设的7台变压器全部进行切改、移位,拆除和新建10千伏线路各2.5公里,现在正在拆除最后一根电杆。”现场工作负责人李晓涛介绍了施工情况。此前,为支持该项目建设,锡林郭勒电业局充分结合地区电网结构及负荷消纳能力,开展光伏扶贫项目接入系统研究,并将红井千伏变电站现有35千伏备用出线间隔无偿提供给项目方使用。
“电力部门对我们的帮助很大,办理用电手续不拖不等,只要一个电话,即便双休日也照常办理。”项目经理任向前感慨地说。据悉,该项目是锡林郭勒盟首个农业大棚光伏发电项目,投运后,受益人群将覆盖全盟8个旗县户贫困户。
采访中,太仆寺旗发改局局长赵清对电力部门的大力帮助也是赞不绝口:“为配合太仆寺旗1.51兆瓦光伏扶贫村级电站建设选址,供电部门人员一条线一条线地看,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走,利用5天时间完成45条10千伏线路的勘查工作,最终选出47个村级电站拟建地址,为我们的项目建设打好了‘头仗’。”对于锡林郭勒电业局来说,积极协助光伏扶贫项目并网发电,不仅有助于促进清洁能源利用和减排,同时也为贫困家庭及早享受到阳光“红利”作出贡献。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富裕的风、光能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新能源发电企业建成落户。当前,内蒙古电力公司也提出要加快建设充分满足新能源消纳输出的绿色电网。锡林郭勒电业局主动适应企业转型发展新要求,全力支持新能源持续健康发展。截至今年5月,锡林郭勒地区电网并网的光伏、风电新能源场站共计61座,装机容量.08兆瓦,占全盟发电机组的75.81%,1-5月,清洁能源上网电量达到36.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5%。
据了解,年该局重点跟进服务的光伏扶贫项目2项,预计接入总容量53兆瓦。为确保新能源发电企业按期并网,该局以服务员、指导员和管理员的角色亮相,为新能源并网项目业主配置专门客户经理,提供相关*策、技术咨询服务,及时跟踪项目进展情况,加快配套电网建设,确保配套电网与电源项目同步建成、同步投运。
智能精准
构建服务客户新体系
在二连浩特供电局客户服务中心,计量信息专责王旭一手拿着“小*锁”,一手拿着手机,向大家演示解锁过程。据了解,智能表箱锁是锡林郭勒电业局营销创新工作室成员自主研发的“新产品”,它可以与手机APP绑定实现一键开启,同时可以与15块电表绑定实现快速查询功能,正是这样的小发明在提升供电服务水平中发挥了大作用。
“以前遇到线路故障,要沿线逐一排查,费时费力,现在通过手机定位表锁位置,很快就能找到故障点,抢修时间比之前平均缩短了24分钟,实现了从被动抢修到主动运维的转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年以来,锡林郭勒电业局以二连浩特地区为试点,把停电预警、智能表箱锁、手机APP、车辆GPS定位和远程技术指导等贯通融合,构建起精准抢修网络体系,为客户提供精准、快速、便捷化供电服务。同时,该局利用电能量采控系统对用电高峰线路、公用配电变压器实施24小时监测,全面掌握供电辖区内的用电情况,目前,已合理更换公变22台,为新装客户制定最佳供电方案份。
该局结合口岸城市用电特点,将边境互贸区内重要客户纳入营销智能化信息平台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