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浩特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竞逐ldquo国家中心城市rdqu
TUhjnbcbe - 2021/4/3 20:19:00

城市WEEKLY出品

全文共4,字,阅读大约需要9分钟城市WEEKLY原创内容,转载需授权。

作者

史凯

“国家中心城市”争夺战风生水起,沈阳和长春再次成为被讨论的焦点。

近日,沈阳、长春的“十四五”规划建议均提出要培育或争创国家中心城市。

东北地区至今还没有一个“国家中心城市”,沈阳和长春两位竞逐者谁能胜出?

Vol.01两城均提出争创“国家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是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能够成为“国家中心城市”,自身实力必然很强大。

目前中国有9个“国家中心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

9个国家中心城市(图片来自百度)

放眼全国,杭州、南京、沈阳、济南、青岛、长沙、福州、厦门、昆明、南昌、合肥、乌鲁木齐等至少十余城都曾提出争创“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第十个“国家中心城市”竞逐已箭在弦上。

可以说,每个竞逐的城市都伴有很强烈的呼声,但很多人将目光聚焦于东北地区。

放眼目前的9个“国家中心城市”,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中原五大城市群;从国家大区来看,9个“国家中心城市”覆盖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中部地区,而东北地区至今还没有一个“国家中心城市”。

从地区分布来看,东北地区需要一个“国家中心城市”。沈阳自然当属东北地区强有力的竞争者,而长春也不甘落后。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辽宁代表团以代表团名义向大会提交建议:支持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今年的沈阳市*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着力提升城市发展等级,加快推动沈阳从区域中心城市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

近日,沈阳的“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提到:围绕推动沈阳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总目标,建设好沈阳现代化都市圈。

长春自今年6月代管公主岭之后,曾一度引起人们对长春下一步是否将竞逐“国家中心城市”的揣测。而近日长春的“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培育或争创国家中心城市。与此同时,吉林财经大学赵惠敏教授近日撰写的《抓住时机全力推进长春市申报国家中心城市工作的建议》发布,这些都能表明长春竞逐的愿望。

Vol.02谁更为突出?众所周知,沈阳和长春两座城市都是东北地区相当出色的城市,各有自身的特色优势。

被誉为“共和国长子”和“东方鲁尔”的辽宁省省会沈阳,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翘楚,也是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在东北三省,沈阳的文化、教育、医疗、交通等相对完善,并且有着大量的人口支撑。除此之外,沈阳还有国家直属的沈阳*区、沈阳铁路局以及6个外国领事馆。可以说,沈阳具备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各大要素。

沈阳城市景色(网图)

今年9月,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机构「GlobalizationandWorldCitiesStudyGroupandNetwork」公布的最新世界城市排名显示,沈阳“全球二线城市”排名由位升至位,赶超里昂(法国第二大城市)、西安、济南、青岛、堪培拉(澳大利亚首都)、底特律(美国密西根州最大城市)。

素有“北国春城”之称的吉林省省会长春,东接珲春、西接满洲里、北临哈尔滨、南抵沈阳。曾在年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CCLQI)中排全国第一。长春是新中国最早的汽车工业基地和电影制作基地。

长春城市景色(网图)

从地理位置来看,位于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的沈阳,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通往关东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而地处东北三省中心位置的长春,在承担区域中心城市功能、辐射带动东北全境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经济方面,一直以来沈阳在东北四大省会城市中常保持经济总量第一。年,沈阳与长春的GDP总量全国排名不相上下。今年前三季度两座城市GDP全国排名恰好与年调换了个。今年前三季度长春反超沈阳,且长春成为东北四大省会城市中唯一“转正”的城市,至于两座城市今年全年GDP排名将有何变化还不得而知。年人均GDP,沈阳为元,长春为元。

沈阳和长春GDP总量及全国排名对比(『城市WEEKLY』整体制表)

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必然得有实力,自然GDP总量是其中一个因素,但又不仅是体现于GDP,更多的是取决于综合实力以及多方面因素。

从其他一些经济指标来看,沈阳则是优于长春:年进出口总额,沈阳为.8亿元,长春为.8亿元;年实际利用外资,沈阳为16.5亿美元,长春为3.3亿美元,相差悬殊;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沈阳为.5亿元,长春为81.9亿元。

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城市综合实力方面,沈阳更为突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叶堂林在接受『城市WEEKLY』采访时认为,东北地区是可以发展出“国家中心城市”的,但不管是沈阳还是长春,如果能够吸引全省的人口向该城市流动,甚至能够吸引整个东北地区的人口向此流动,就有可能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以‘国家中心城市’郑州为例,郑州近10年的发展特别快,尤其是郑东新区的建设。郑州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本身河南省的人口就将近一个亿,那么如果说有一定比例的人口在郑州集聚,那就可以成为一个高等级城市。”叶堂林表示。沈阳不仅在东北四大省会城市中常保持经济总量第一,在人口总量上也无出其右。数据显示,沈阳户籍人口为.99万人。按照规划,年沈阳全市人口将达万人,随着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有望达万人。

沈阳景色(网图)

长春一直在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区位优势上下功夫。代管公主岭之后,长春总面积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3位,户籍人口由.3万多至.4万人。按照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的核心目标,长春将用3-5年时间达到城区常住人口万人以上。

叶堂林表示,城市发展有两个很重要的指标:一是城市规模,建设用地的扩展;另一个是人口规模的扩展。放眼整个东北地区,城市规模其实是没问题的,但东北地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很多城市目前还处于人口流出的现状。两座城市都在以自身的魅力和吸引力努力争取人口集聚。

在沈阳工作的南方人小何对『城市WEEKLY』说,他毕业之后就一直在沈阳发展,没到沈阳之前,他只能想象到沈阳钢筋铁骨般的工业气质,但在沈阳工作生活之后,不仅感受到了浓厚悠久的历史气息和具有现代感的城市,还体验到了饮食文化等城市风味。

沈阳街市(图片来自《沈阳地铁报》)

最近,热播电视剧《爱的厘米》的主要取景地即为沈阳,沈阳城市风貌的变化在剧中尽显十足。剧情也体现除了沈阳的医疗实力,在医疗方面,沈阳在整个东北地区完胜其他城市。除此之外,今年9月,沈阳还成功申报了“中国饺子文化起源地”。

长春则被很多人定义为“一座生活悠闲的城市”。在文化方面,拥有长春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世纪城的长春,正在打造国际影都。而最被人们所熟知的当属,长春的大学多。长春有高等院校四五十所,超过五分之一的人口是在校大学生,是中国大学在校生占城市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

长远来看,能够引人回流以及吸引年轻人聚集,对于两座城市乃至东北地区的经济活力以及未来的产业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Vol.03产业优势各不相同人口影响着经济活力及产业发展,而产业发展又能解决就业机会,吸引人口聚集。

在叶堂林看来,最为主要的还是要看产业有何特色,谁能把握下一轮的产业高地,谁就有可能成为一个高等级的城市,进而带动区域发展。

“能否成为下一个“国家中心城市”,取决于城市的主导产业是不是能够代表未来,是不是能够代表国家现在急需的产业。如果城市有这样的一个产业或产业集群的话,那么是能够拉动整个城市区域发展的,比如深圳带动整个珠三角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作用相当明显。”叶堂林认为。

众所周知,汽车产业一直是长春的支柱产业。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步入有车一族的行列,汽车的需求和销量一直都在,这无疑是长春能够代表未来的产业。

汽车的上下游配套企业较多,对于就业和经济拉动作用明显。按照长春的目标,将长春打造成为哈长城市群核心城市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汽车城。

汽车之外,长春还是闻名天下的高铁生产基地。就中国对于高铁的需求而言,这也是能够代表未来的产业。

长春高铁生产线

除此之外,长春公主岭同城化产业布局还提出,今年将开工建设万元以上项目个,总投资.2亿元。

沈阳也是一个以传统制造业为著称的城市,但就当前来看,沈阳即便一些高端产业较为发达,但从数据看来,与长春相比,第二产业还是相对逊色一些。反而第三产业则强于长春。沈阳的产业结构:5.9:42.3:51.8;长春的产业结构:4.4:33.7:61.9。

根据此前发布的《沈阳市未来产业培育和发展规划(—年)》显示,沈阳将重点培育未来生产、未来交通、未来健康、未来信息技术、未来材料五大主导产业,将沈阳市打造成为国家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和引领区。

具体聚焦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智能网联汽车、通用航空、智慧交通、生命科学、生物技术、智能医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区块链、储能材料、航空材料、半导体材料、纳米材料、防腐材料17个重点方向。

沈阳的“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提到:沈阳将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着力建设数字沈阳,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沈阳和长春,谁的胜算更大??

往期阅读

南京是如何逆袭的?“成姆斯特丹”脱颖而出,新一线城市是怎么拿下“时尚之都”主战场的?双面二连浩特:边境小城经贸合作与特色文旅的两大格局如果川渝成功申办奥运会,将带动成都和重庆的房价大幅上涨?谁将成为中国的第五城?难分伯仲杨超越“落沪”乘风破浪的临港新片区不只是引人有力度全国十大消费城市北方仅一个,北方人不爱买买买?麦克风销量全国最高,直播成东北经济的新突破口?最新全球城市排名:北京首次跻身全球前五新冠疫情给城市带来五大挑战,未来如何提升全球竞争力?近在眼前的“诗与远方”受追捧,如何因城制宜挖掘周边游价值?

北京自贸区来了!

热潮之后,“地摊经济”如何生长?

北京再无采煤声

比起“升格直辖市”,市场化改革与区域协作才是当务之急

城镇化加速推进下,如何保护和传承日渐式微的方言?

洪水围城九江市民讲述和两次洪水记忆

多地推市郊铁路建设都市圈时代的通勤体系需要补哪些短板?

李佳琦落户上海“城市抢播”战是一时热闹还是未来趋势?

长春抱得“公主”归下一个“国家中心城市”竞逐已箭在弦上?

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北方夜经济如何突围?

海南,未来已来

聚焦两会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60%意味着什么?

:走,去你的城市!

复苏中的北京城市群像

50张街拍,疫情笼罩下的北京众生相

城市WEEKLY

聚焦城市(区域)经济史凯

1
查看完整版本: 竞逐ldquo国家中心城市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