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浩特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媒眼看京铁
TUhjnbcbe - 2021/4/2 12:38:00

01

运输生产报道

石家庄火车站重启进站通道

记者探访重启后的

石家庄火车站

《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24小时”“东方时空”》《新华社客户端》等2月9日

为向旅客提供安全的候乘环境,2月7日上午,石家庄铁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人对车站集中进行全面深度防疫消杀。石家庄站每两个小时进行一次对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的防疫消杀,在此基础上每天还会进行一次全范围的消杀工作。站内全部工作人员均按照属地*府要求进行过核酸检测,上岗佩戴N95口罩,重点岗位如进站验票、安检等岗位工作人员还要求佩戴护目镜。同时,候车室内设置专门的间隔座位,检票口、售票口地面张贴5条一米间隔排队线,最大限度保障乘客和工作人员安全。

陆东福到春运一线

检查指导工作慰问干部职工

《人民铁道》报2月8日

国铁集团董事长、*组书记陆东福到北京局集团公司检查指导节前春运工作,看望慰问奋战在春运和疫情防控一线的干部职工、公安干警、武警官兵和青年志愿者。陆东福董事长在北京朝阳站详细察看了进站口、安检口、候车大厅、车站站台、中转换乘通道、服务台等处所,了解了疫情防控、安检查危、乘降组织、旅客服务、职工生活保障等情况。

国铁集团*组领导同志到北京丰台站施工现场检查慰问

向广大铁路建设者

致以新春祝福和节日问候

《人民铁道》报2月9日

2月7日上午,国铁集团董事长、*组书记陆东福、国铁集团*组领导同志和北京局集团公司负责同志到北京丰台站施工现场,检查调研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向广大铁路建设者致以新春祝福和节日问候。

走!一起去体验火车站的

“深夜消杀”

《中央电视台“央视新闻”》《新华社客户端》2月9日

用时3分40秒,深度报道了北京南站“深夜消杀”保障春运的工作情况。

天津铁路货物运输

首季“开门红”

《新华网》《中国网》《中国青年网》2月5日

天津货运中心主动应变、强化统筹、积极作为,年首月装车日均车,卸车日均车,发送货物.7万吨,运输收入2.53亿元,实现首季“开门红”。该中心依托天津港,巩固扩大北疆港既有疏港矿粉、钢材、粮食、集装箱几大货源。协调优化海铁联运物流环节、积极引导汽车配件、日用品等适箱货物“公转铁”。引导集港物资向外围分流,满足港区疏港增量需求。推进铁路专用线进港、进厂、进物流园,补强“前后一公里”短板。

河北曹妃甸港

首开中蒙煤炭集装箱

回程班列抵达

《中央电视台“24小时”》2月5日

2月4日下午,运载着蒙古国进口煤炭的集装箱班列,缓缓驶进曹妃甸港通用码头站。这是曹妃甸港自年开通至蒙古国乌兰巴托国际货运班列之后,首次开行的中蒙煤炭集装箱回程班列。本次班列搭载个集装箱,共计吨进口焦煤。首次采用中蒙俄互认的集装箱运输方式,从蒙古国乔伊尔站装车发出,在二连浩特口岸完成换装,并直达曹妃甸港。

高寒列车的战寒神器

《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2月9日

报道了京哈高铁北京朝阳站站房设计、站车服务设施,以及CRAF-G型复兴号高寒动车组如何在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下安全运行。

智能新技术温暖回家路

《光明日报》2月8日

报道了北京局集团公司运用“智能大脑”为旅客打造温馨旅途。报道称,年12月30日,世界第一条智能化高铁线路——京张高铁开通运营,让“智能高铁”这个概念首次进入大众的生活。如今,随着京雄城际铁路、京哈高铁等全新线路的陆续开通,“智能高铁”已快速走入更多旅客的视野。同时,北京6大车站的智能查询机也进一步升级,集导航、查询、服务指南等多项功能于一体,不仅方便旅客查询车次、周边住宿等信息,还实现了站内导航功能。

携带管制刀具进站乘车

被行*拘留

《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2月7日

北京站派出所民警及时发现旅客携带违禁物品和管制刀具,按规定制止其乘车,并依法对其进行行*处罚。

02

工程建设报道

太锡铁路太崇段

全线桥隧贯通

《人民铁道》报2月5日

1月26日,由中国铁建十六局集团承建的北京年冬奥会配套工程——太锡铁路太崇段全线控制性工程崇礼隧道2号斜井正洞与3号斜井正洞顺利贯通,标志着太锡铁路太崇段历经天施工实现全线桥隧贯通,为全线早日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北京将建设项重点工程

《北京日报》《北京晚报》2月11日

在京津冀协同交通一体化方面,今年将安排国铁、高速公路项目14个。在新建项目中,包括北京-雄安-商丘高铁的北京段。这条高铁全长约.2公里,北京段约33.6公里,设置北京丰台站、预留大兴西站。

秦皇岛始发

终至杭州高铁开通

《燕赵都市报》2月8日

近日,秦皇岛站新增始发终到杭州东站的高铁,为市民提供更多乘高铁前往华东地区的出行选择。

03

典型事迹报道

“钢轨医生”出诊京广铁路

《中国新闻网》《中国经济网》2月5日

2月4日,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大型养路机械运用检修段对京广铁路(保定至北京段)钢轨进行全面探伤,确保春运行车安全。钢轨探伤车依靠在转向架下的六个探轮和高清摄像头等传感器采集数据信息,再转换为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标记,作业人员以此判断钢轨的健康状况。钢轨探伤车能够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行进,实现视频化线路巡检。

春运“新兵”:检修机器人

保障行车安全

《中国经济网》2月5日

不见了机械师打着手电筒的检查,只看见一台“小车”在动车组下面走走停停,不时挥舞起“手臂”……记者近日在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动车段北京北动车运用所(以下简称北京北所)采访时看到,一台动车组车底检测机器人正在为保障春运“忙碌”着。

携手共防疫温馨伴旅途

《人民网》《新华网》等2月9日

牛年新春将至,2月9日,天津客运段担当的京津城际C次高铁列车上,乘务人员为增添春节的喜庆氛围在车厢内贴上窗花、福字,挂满鲜艳的红色灯笼,旅途中乘务人员为旅客送上春联、福字、红色喜庆的医用口罩和消*用品,共同防疫,用暖心的服务传递浓浓的新春祝福。

货检员老何:

每天一个“半马”

一个半月磨破一双鞋

《北京日报》2月7日

半程马拉松,20公里出头。如果按这个公里数计算,51岁的货检员何刚每天都能“跑”个“半马”,平均一个半月磨破一双鞋。货检员为何这么能“跑”?记者走进丰台西站货检车间,跟着老何走上了他的“跑道”。

行李员老丁的最后一趟春运

《新华网》2月8日

报道了天津客运段行李员丁天贵坚守岗位30多年,认真做好最后一趟乘务工作的感人事迹。

备注:文中内容均为节选全文详见原报道

来源:集团公司*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媒眼看京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