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界决定国家领土范围,也是国家*治主权的限界线(它包括领土,领海及领空)。从地图上看,国界是一条线,实际上国界是立体柱面,深入地下,高入天空,与地面垂直。今日的国界是几千年世界*治地图演变的结果。
国界是国家行使绝对的、排他性主权的界限,因之它应是阻挡与分割各国间的封闭的界墙。但是由于信息和物质交流的加剧,使国界有了很大的渗透性。通常国界具有防卫、法律、税收、监督和贸易等方面职能。国界的划定,一般有如下两类:
一类是自然边界,又称天然边界。
往往以自然实体作为划分边界的标志,包括河流、湖泊、山脉等。过去认为以自然划分国界有防卫价值;现代化战争使山脉、沙漠、沼泽、森林与河流在防卫上的作用日趋降低。
以河流为界者,通常以主航道中心线划分。但是,河流随着洪水与枯水的变化河道也容易变化。另外,平原河有袭夺现象,也易引起纠纷。美国与墨西哥之间的格兰德河由于河道变化,产生多次纠纷。确定河流国界时通航河流从主航道中间划界;非通航河流,以两岸间中间线为界。
奥德河为德国与波兰国界;多瑙河为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捷克、匈牙利等国的国界;鸭绿江、图们江为中国与朝鲜的国界;格兰德河为美国与墨西哥国界;拉布拉塔河为阿根廷与乌拉圭的国界;黑龙江为中俄边界等。
以湖泊为界者,湖泊既有交通性又有隔离性,也是划分国境的自然对象。划分湖泊国界是从湖泊两岸到中心点两国平分。五大湖是美国、加拿大的国界;的的喀喀湖是秘鲁与玻利维亚的国界;维多利亚湖是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的国界,坦噶尼喀湖是坦桑尼亚、赞比亚、扎伊尔、布隆迪的国界;日内瓦湖是法国与瑞士的国界等。
以山脉为界者,通常按山脉分水岭划分。山脉作国界隔离性强,交通性差。目前利用山洞修铁路或者公路,也加强了两国间的交流。山脉难攻、易守,有重要的防卫价值。山顶与分水岭如果一致的话,山脉国界容易划分,如果二者有差别的话,就易产生纠纷。
例如阿根廷与智利的国界划分时阿根廷主张用主岭线、智利主张用分水岭线划界,由于两国主张不一致而产生纠纷。阿尔卑斯山为瑞士,意大利、法国的国界;喜马拉雅山为印度、尼泊尔、不丹,中国的国界;比利牛斯山为西班牙与葡萄牙的国界等。
以海洋为界者,海洋便于交通,又有巨大的隔离性。领海与公海之间有利于国界的设立。如朝鲜海峡为日本和朝鲜国界;多佛尔海峡为英国和法国的国界等。
第二类是人定的边界。
这类边界又分几何边界,数理边界和文化边界。
几何边界,是沿边界上某一固定点到另一固定点所划的直线。非洲的许多国家都是用这种方法来划定边界的。这是西方殖民主义者侵入非洲瓜分非洲造成的。由于当时地形测量不全,殖民主义者为了便于达成交易,他们就在地图上用尺子来划分各殖民地的边界,从而形成了非洲许多国家直线边界的特点。
数理边界,又称天文边界,是以地图上的经纬度作为划定国界的依据。如美国与加拿大的中区部边界就是北纬49度线。
文化边界,是以人文因素为主要考虑对象来划定的一种国界。有的依民族分布来划定;有的按民族信仰宗教区来划定。如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边界就是以民族分布状况来划分的。
历史上由于战争或其他原因,国界线几经变化,有些国家在地图上消失了(如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有些新的国家则在地图上出现了(如原苏联的各个共和国),有些原来没有独立的地区,后来成为独立的国家。因此,世界*区地图几经变化,才发展成为今天的世界*区。
三八线由来——年9月2日,根据盟国协议,盟*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在第一号指令中,以北纬38度线为界作为美苏两国*队分别受理驻朝日*的投降事宜和对日开展*事活动的临时分界线,以北为驻朝苏*受降区,以南为美*受降区。日本投降后,美、苏*队分别进驻三八线南北地区。
年8月和9月,朝鲜南北地区先后成立大韩民国*府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0月,苏联把三八线以北的行*权移交朝鲜人民,到12月苏*全部撤离。美*则继续驻扎三八线以南,拒不撤*,从而造成朝鲜国土和民族的分裂。三八线两侧的交通、电讯和人员物资的交流被切断。
年6月,南北双方在三八线附近发生*事冲突,历时3年的朝鲜战争由此爆发。年7月,在三八线的基础上调整南北*事分界线,划定临时*事分界线两侧各两公里内为非*事区。习惯上仍称其为三八线。
非洲国家的国界——读世界地图,非洲国家笔直的国界线便一目了然,非洲国界为何如此平直?它是怎样划定的?它对非洲国家的部族和社会局势有无影响?现就这些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相邻国家间边界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传统习惯形成的,二是由条约制定出来的。
一般是两种方式的相互结合在传统习惯基础上,通过邻国间的友好协商,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并经逐步完善而形成的。国界的具体划定,一般亦有两类:一是自然边界,也称天然边界,它往往以自然地理实体作为划分界线的标志,如:山脉、河流、湖泊等;二是人为边界,它包括数理边界和文化边界。
非洲的国界纯粹是人为边界,是殖民主义者见分非洲大陆的产物。在殖民主义人侵和瓜分之前,非洲是没有国界的,这是因为非洲地厂人稀,主要是游牧民族,部落经常迁移,任何边界对他们采说都显得多余;非洲许多地区地貌类型比较单调,分布着大片的沙漠和草原,如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约占非洲总面积的1/4,地面缺乏自然边界标志(如河流、山脉等);地形测量资料不足,所以边界很难划定。
殖民主义入侵后,非洲被瓜分的支离破碎,后采产生了50个国家。在年的柏林会议上,英、法、德等殖民大国在谈判桌上,用红铅笔肢解了非洲躯体。笔直界无情地穿过许多部族的聚居区,他们根本未考虑非洲众多部族、宗教、语言、传统习惯及复杂的部族矛盾。
殖民主义者大多是按经、纬线划分非洲边界(例如:埃及和苏丹边界的一部分就是沿着北纬22划定的,而南纬22度线则成了纳米比亚与博茨瓦纳之间千米的边界线),也有用直线或曲线的几何方法划分非洲边界的,还有以河流、山脉等自然标志划分的。
据统计:非洲国家边界的44%是按经线或纬线划分的;30%的边界是用直线或曲线的几何方法划分的;仅有26%的边界是由河流、山脉等构成的自然边界线。这就是非洲的国男为什么多直线的原因。
可见,非洲国家的边界是第三国强加的,是由外部大国简单、匆忙、粗暴划定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将一个部族划分在多个国家,或将敌对部族划分为一个国家。
另外,从国界形成的时间对比看,非洲国界仅用几十年就形成了,况且,非洲还有40%的国界无具体规定和标记。显然,非洲今天动荡不安的局势是由此而造成的。那么,为什么非洲*局自二战后有较长一段时间比较平静,而未有像今天这样较为激烈的竞争呢?
其原因是:非洲国家以前的宗主国仍看护其切身利益。另外,非洲国家的新执*者认为,欧洲规定的边界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且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倘触及边界问题,必定引起灾难。但现在原因不同,随着时代的变化,冷战的结束,以及国际大气候和东欧‘民主化”浪潮的影响,非洲人便更自由的按自己的意愿和方式解决自己的问题。
据资料显示,非洲很多部族都有重新划分边界的意愿和要求,但历史使得各部族分散在不同国家,重新划地养,后果难以想象。若按其要求,同一个国家可能被分为2个、3个、4个,甚至10个区地,而每个区地都属于不同的国家,而每个国家在其他国家都有属地。
况且,部族不是划分国界的推一标准,还有语言、宗教、传统习惯及历史等因素。如按部族划分,那么非洲仅大的部族就有多个,何况部族、*派、地方势力矛盾纵横交错。加之非洲还有种语言和数不清的宗教,如此国界怎样变动?
另外,非洲40%的国界,是无具体划定和作出标记的边境无主土地,往往也容易引起冲突。现今,非洲局闻荡不安,动乱、冲突、胞、内战此起彼伏严重影响了经深展和人民生活,这种情况的发展变化有愈演愈烈之势。
试想,假如非洲国界不是外部大国强加的,而是经过漫长岁月的自我调整,经过时逐步完善的过程而形成的活,那么,就不会造成非洲像今天这般动荡不安的局面。
世界上最奇葩的国界线,你见过几个?以上是不是刷新了你对国界线的理解呢?怎么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的分界线,跟闹着玩儿似的。哈哈哈~世界这么大,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国界线,本是两国之间最严肃的问题,在地图上他们就是严严谨谨的线条,一分一毫都不能有错。
但,事实上的国界线风格却很不多变,有的轻松随意,有的风景秀丽,有的甚至还有点奇葩。
钢筋铁网严肃型
保加利亚和土耳其
中间有很高的铁网
▼
印度和孟加拉
士兵骑车在国界线巡逻
▼
伊拉克和叙利亚
两国关系复杂
边界经常有拿枪的士兵
▼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界
雄美的环境,起伏的线条
边界线也很美
▼
界石、界线简约型
另一种比较常见的国界线就是界石
比如朝鲜和韩国
两国之间长长的一条石线
无士兵的一侧是朝鲜
有士兵的一侧是韩国
▼
马赛马拉石柱边界
坦桑尼亚在左,肯尼亚在右
站上去这位哥们,你现在是两国人了
▼
葡萄牙和西班牙的一处国界线
恰好在一座桥上
以界碑为标准,两国分开
▼
苏格兰和英格兰
有一段石头建成的国界墙
据说这是历史上罗马人筑的
当时他们十分害怕苏格兰土著
因此建了一堵墙当做防御
▼
大部分国界线是更为简单的线
比如瑞典和挪威这样
▼
加拿大和美国这样
咦......这位老伯
你的影子出国了......
▼
这位大叔
一脚瑞士、一脚意大利
也是厉害了
▼
中国和朝鲜
看清楚中间那条线
左侧中国,右侧朝鲜
▼
一分为二型
看完严肃的国界线
来看一看一些调皮的国界线
波兰乌克兰
两国官方边界线于年首次确立
公里长的边境线将两块辽阔的田地一分为二
▼
艺术家JaroslawKoziara在这里
种出了一个巨大的鱼形麦田圈
这也成为著名的国界线标志
两条一分为二的鱼仿佛在炫耀:
嗨,我可以随意越界
你们人却不可以哦
▼
美国加拿大的其中一处国界线
却跑到了别人家里
沙发和书桌,分属两个国家
据说他们家地址也有两个
一个美国的,一个加拿大的
不知道国籍是不是也有两个?
▼
与这家人遭遇相同的
还有位于德国荷兰分界线上的
一家事务所
国界线正好在大厅内
还在中心圆上拐了个弯
▼
更好玩的是
这家事务所有两个邮筒
德国一个,荷兰也有一个
从德国那边寄一封信
到自己荷兰的地址的话
要兜一个星期才能寄回来
听说,那里的人经常这么玩……
▼
荷兰比利时的国界线
调皮的更狠
有时候正好划到了别人家门口
逼得主人只得一国装一个门铃
▼
有的划到了一家咖啡馆墙根
喝咖啡的时候一不小心
可能你的咖啡会溅到邻国去
▼
克罗地亚波黑
刚好平分一座房子
▼
西班牙葡萄牙的另一处国界线
分开了一条路
但是修的公路质量还是挺有差别的
▼
阿根廷巴西的一段国界线
也是分开了一处公路
阿根廷修了一半人行道
巴西修了一半绿化带
▼
风景如画型
不同于城市里分界线那么死板
处在自然环境中的分界线
分分钟美哭了
挪威瑞典
两国边界线即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分水岭
冰雪覆盖,长达公里
▼
很多人的梦想都是
骑着雪摩托
从头到尾开一路......
简直不能再酷啦!
▼
德国捷克
起始点为德国南部城市齐陶
这是欧洲最古老的边界线之一
在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就已存在
它带有超现实主义的特征
▼
美国俄罗斯
在白令海峡的分界线处
有2个岛,一个大Diomede岛
一个小Diomede岛
大岛是俄罗斯的
小岛属于美国的阿拉斯加
两个岛中间之隔2.4英里
▼
巧合的是
国际日期变更线就在这2岛之间
也就是2岛虽然空间上只相隔2.4英里
时间上却相差24小时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从一个岛看另一个岛
就可以看到真正的“昨天”或者“明天”
▼
阿根廷巴西国界线
从伊瓜苏大瀑布起始
伊瓜苏瀑布是南美洲最大的瀑布
也是世界上最宽的瀑布
宽约4千米,平均落差75米
整体呈马蹄形
十分的宏伟壮观
▼
同样以瀑布为界的两个国家
还有中国越南
德天大瀑布位于广西南宁地区边陲大新县
在中越边境交界处
瀑布气势磅礴、银瀑飞泻、三级跌落远景
也是一处旅行圣地
▼
“势不两立”型
“势不两立”说的不是国家关系
而是国界线周围的自然、人文环境
景观差异特别大
完全不相融合
美国墨西哥
印象中美国是发达国家
经济发展和城市水平都比较高
但是,不要看错了
右边是墨西哥,左边才是美国
▼
还是美国和墨西哥
荒芜的是美国,房子密集的是墨西哥
▼
埃及以色列
也是荒漠和城市的对立
▼
奥地利斯洛文尼亚国界线
阿尔卑斯山
由于南北坡受风力、光照等因素
影响不同,所以雪化的速度不同
处于北侧的奥地利还白雪皑皑的时候
南侧的斯洛文尼亚已经不见了雪的踪影
▼
捷克德国国界线
自然植被差异更是巨大
简直不像生长在同一块土地
原因是两国面对虫害时
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截然不同
左边德国积极造林干预
右边捷克......简直是破罐子破摔了
老的树木已死,新的根本没种
▼
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国界线
是一条蜿蜒的小路
路的两边植被差异也很明显
原因是两个国家的环境法有很多不同
管理出来的土地就截然不同
▼
巴西玻利维亚
同样是差异巨大的绿色
▼
“三足鼎立”型
奥地利、斯洛文尼亚和匈牙利的交界
三角形的桌子,三个一模一样的椅子
桌子上印有各国国徽
坐在这里简直有种国家领导人
三方会晤的感觉
不过,也有宝宝表示:
这里唯一的缺憾是不能打麻将
永远三缺一!
额......小编竟无法反驳......
▼
阿根廷、巴西和巴拉圭
三国交界在伊瓜苏河上
乘船在此游览2小时
即可一次逛三个国家
▼
德国、荷兰和比利时
三国共用一个界碑
绕着界碑走一圈
恭喜你,已成功游历三国
▼
泰国、缅甸和老挝国界线
很有意思的铁三角
泰国是*色,缅甸是绿色,老挝是红色
想知道这个颜色创意是来自红绿灯么?
▼
趣味型
西班牙葡萄牙的另一处国界线
非常有趣
想要从西班牙到葡萄牙?
来吧,只需一条钢索就可以了
▼
瑞典芬兰
边境线位于托尔尼奥(芬)附近
一座高尔夫球场的正中间
挥一次高尔夫球杆
就打了个“国际球”
更有趣的是,两国处在不同的时区
所以,你在上午9点打出球
进洞时间可能就是另一边的10点了
尽管球在空中飞过的时间可能只有几秒钟
▼
又是美国和墨西哥国界线
两国人民曾经是一个小区的朋友们
可以互相串门、玩耍
可是后来国界线装上了铁栅栏
不能相互交流了
但乐观的他们却把围栏当成了排球网
时不时相约打一局
可以说相当看得开,也是真朋友
▼
中国和蒙古国界线:
亲吻的恐龙
中国内蒙古二连浩特曾经是恐龙的家
在这附近出土了许多恐龙化石
包括亚洲最大保存追完好的恐龙化石
所以在中国和蒙古交界的公路两旁
分别建造了一只雷龙雕塑
两只恐龙的脖子前伸,嘴碰到一起
仿佛在亲吻
▼
最后,必须要记住的一条国界线
最后,还有一条国界线
必须要严肃地说
也必须要让更多人知道
中印国界线
曾经,中国和印度边界线经常被人称赞
因为上边用中印两国语言写着:
“两个古代邻居文明
印度和中国共同进步”
▼
但,就在今年
印度在中印边界锡金段大量修建设施
大量部署*队
甚至在有些地方骑线、越线修建碉堡等*事设施
不断地改变边界地区的现状
我国外交部多次发出严正声明:
中国领土主权绝不容侵犯!
任何国家都不应低估中国*府和人民
捍卫领土主权的决心
中国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
维护自己的正当合法权益
就在最近24小时内
中方6大权威机构向印*非法越界发声!
▼▼▼
8月3日上午
《解放*报》:
中国领土主权绝不容侵犯!
8月3日下午新华社“忠告”印度:
与解放*掰腕子没好果子吃!
8月3日傍晚外交部:
印方所为绝不是为了和平!
8月3日深夜国防部:
中国*队将坚定不移地维护领土主权和安全利益
8月4日凌晨
中国驻印度大使馆:
印方不要低估中国的决心
8月4日凌晨《人民日报》钟声:
印方观点不断变化实则无理搅三分
不属于我们的领土,多一寸也不要;
属于我们的领土,少一寸也不行。
界线,即是底线!
希望所有人,谨记这条线!
在中国云南有一个地方,抬脚就可以出国,收脚即可回国,国与国之间的界线,似有似无。在我国的边界有一条从瑞丽通往弄岛的公路,将一个傣族村寨分为两部分,中国的这边叫做银井寨,而缅甸的那一边则称为芒秀寨。由于当地居民有着同样的习惯,因此两国人民来往的非常密切,很多时候买菜都要出国,上厕所还要签证。这里有很多独特的地方,中缅玉石国界线,由枚玉石铺成,是全世界最昂贵的国界线。不仅如此,这里还有一座,堪称世上最富贵的玉石桥,用块翡翠玉石建成的“跨国桥”。当然也会看到一些有趣的现象,譬如中国的瓜藤爬到缅甸那边结果,缅甸的鸡跑到中国的居民家来下蛋。边界线刚好穿过村中的一口水井,被叫做「一寨两国水井」,村民同饮一井水,也是村中最有名的景点之一。很多人慕名这里的秋千而来,它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做「一秋荡两国」,这个秋千在中缅两国的边境线上,坐上去轻轻一荡,前一秒在中国,后一秒就在缅甸了。当地的小孩可以去缅甸或者中国上学,放学回家吃个午饭,就在这一来一去不知不觉中就出国了。在这里的两国居民日常交流非常频繁,寨子里的人语言相通习俗相同,也经常通婚,几乎没有国界之分。最有意思的是,有一户人家的房子修建在了边境线上,他家客厅在缅甸,卧室却在中国,连睡觉都能出国。后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纠纷,双方商定边界线两侧20米内都不能有建筑物。为了方便两国人民在寨子里随意出入,中缅双方特意给本地人发了一个通行证,拥有这个通行证的人才能穿越国境,如果是外地人或者游客,即使在寨子里也不能随便出国。这里的风景也是值得一游的,如洗的天空清澈透明,气候也十分的舒适。寨子里到处金光闪闪的,都是缅甸特有的风情建筑。走在村里你还会看到脖子很长的妇女,她们脖子上有很多铜圈。她们从五岁起,就要戴重约1公斤的铜圈,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加铜圈,她们觉得脖子越「修长」越美。寨子里的老百姓语言相通、习俗相同,他们同走一条路,共饮一井水,同赶一场集,和睦相处。即便不能出国去缅甸,但还是有许多人慕名前来,在银井寨也能一览缅甸的风情。一键搜你感兴趣的热门文章声明:文章素材来源网络,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