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光阴要虚度
版式
张鑫
作者简介
最近,竟有好几个石友不约而同的问我:画面石的春天来了吗?
有此一问,或是大家明显感受到暖意,甚至“热度”吧。
不久前的太原,尤其是无形斋的画面石专题展,的确是掀起了一场画面石热潮。各个石种争相亮相,优势石种表现惊艳,听说成交也很可观。春天一说,或源于此。
画面石是经历了漫长的蛰伏期的。且不说古人赏玩几乎全为造型,当代奇石发展几十年,市场上重质色,喜象形,玩民俗性、故事性、趣味性,画面石一直是相对边缘的。所以玩画面石的石友觉得,冬天似乎太长了一点。
这也难怪。几十年的奇石赏玩,说到底还是资源开发式的。资源的发现,抢占,热炒,带来石种轮替走红,你方唱罢我登场。哪个台子的锣鼓声高一点,必能聚集人众。
终于,有人看好画面石,给它搭了台子。
画面石这个主角能当多久,倒是个有价值的问题。有人说,中国赏石的传统即是重造型,画面石,祖上就没“阔”过。且不说当代几十年的“造型”,早就不是明,不是宋元,更不是魏晋的造型。只看今天的江河山川,有几个古代玩家真能踏,就知道还是辛弃疾说的好:“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说到春天,中国人的四时节令,顺应自然天道。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画面石经历了足够长的储备和等待,做足了台下功夫,自有实力派的潜力,绝非流量小花可比。
之前画面石的表现平淡,也有不少人归为难度。现在不是有个刻薄却也精准的调吗,说我们多数人的审美,还停留在“弹的真快,唱的真高,画的真像”的阶段。画面石中的优秀石种,比如长江石,丰富,复杂,充满细节与变化,没那么容易“看懂。这是它的门槛,也是它的魅力和生命力所在。有人以为他不懂就是不好,看一眼,走开;有人觉得有趣,看不懂搬个板凳坐下慢慢琢磨,找堆石头翻来拣去。
我们出门找风景,总是越往前走越新鲜,越有新的美,没人愿走回头路的。是的,玩石头正是这样,你回不去的。想想初进山门的一惊一乍,歇歇自嘲一下而已。然后你还会接着往上走。
春天当然还在更高处,人迹罕至的地方。
原载《中华奇石》杂志年第4期
《中华奇石》杂志
-5036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