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转暖,我国对蒙最大陆路口岸二连浩特迎来出入境客流高峰,大批蒙古国游客组团来华扫货,购买换季衣物和日常生活用品。图为4月29日,二连浩特公路口岸等待通关的蒙古国车辆。
据内蒙古边防总队二边边防检查站统计,29日该口岸通关人数达余人,较去年同比增长15%。针对客流高峰,边检站科学部署勤务,在旅客高峰期,开通全部查验通道,确保旅客快速通关。图为4月29日,二连边防检查站官兵正在为旅客办理通关手续。
二连浩特口岸作为对蒙最大的陆路口岸,相继开通了扎门乌德至北京、呼和浩特,乌兰巴托至二连浩特的国际客运班车,每周有固定的国际列车通行。4月中旬,二连浩特直飞乌兰巴托航线复航,进一步拉近了两国的空间距离,蒙古国旅客来华购物更加方便。图为二连边防检查站官兵验放二连浩特至乌兰巴托的客运班车。
二连浩特市作为中蒙两国经贸人文往来的必经桥梁和开放平台,是蒙古国游客来华旅游购物的首选城市。“五一”小长假恰逢周末,大批蒙古国游客专程到中国购买换季衣物,款式新、价格低的中国制造商品让为蒙古国游客十分喜爱。图为二连边防检查站检查员正在为旅客办理通关手续。
每年有多万旅客往返于二连浩特口岸,而其中进出最为频繁的就是蒙古国公民,他们对于二连浩特的熟悉程度,并不亚于对于乌兰巴托和扎门乌德。图为蒙古国游客从二连浩特公路口岸入境。
随着中国和蒙古贸易的进一步增长,两国间的商贸、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在二连浩特街头随处能看到蒙古国车辆在公路上行驶,蒙古国游客在饭店里吃饭,商城内购物。图为蒙古国游客在二连浩特义乌商城内选购商品。
图为蒙古国游客在二连浩特义乌商城内购买儿童服装。
二连浩特距离蒙古国扎门乌德市只有4.5公里,交通便利,早晨过来晚上就能回去,十分便捷。图为一位蒙古国游客在购买拖鞋。
随着天气转暖,二连浩特义乌、温州国际商城内,到处都是蒙古国游客购物的身影,他们大多组团来华扫货,衣服一买就是好几件,袜子一买就是几包。图为蒙古国游客在二连浩特义乌商城内购物。
图为蒙古国游客提着从中国购买的饮水机。
由于中蒙两国语言不同,经常来华购物的蒙古国游客,手里都拿着笔记本和计算器,笔记本用来记录商品的价格和数量,买东西时感觉贵了就用计算器砍价。图为一位蒙古国游客手里拿着笔记本和计算器。
前些年,很多蒙古国人喜欢从中国买便宜的商品,发现使用寿命比较短,所以之前有“中国的货物都是一次性的”的说法。现在这种情况有所改善,因为蒙古国人发现“一分价钱一分货”,比较贵的物品质量就很好,所以一些蒙古国游客专程到专卖店里购买商品。图为几位蒙古国游客大包小包的买了不少商品。
为了增加收入,蒙古国司机会充分利用车体的空间装载物品。图为一辆蒙古国车辆的引擎盖内放着刚刚购买的圆白菜。
图为一位蒙古国司机将购买的物品装车。他们每天往返中国口岸2至3趟,游客多的时候每天能挣元,少的话每天能挣多元。
蒙古国车辆通关时间比较集中,一般集中在上午9点和下午4点。图为口岸上等待通关的蒙古国车辆排起了长队。
由于天气比较热,蒙古国司机将车门打开透气。
图为二连浩特公路口岸等待出境的蒙古国车辆。
北疆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