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万里路。
——题记
羊楼洞古镇水墨长卷
(请横屏观看)
▽
▲李丹丹手绘千年古镇羊楼洞的松峰山上
那一尖新芽永远不会知道
它将踏上多么壮丽的旅程
杀青、揉捻、发酵、蒸压
脱胎换骨,逆流北上
去听江河激荡
叹落日雄关
望旷野鹰翔
伴着苍凉的马头琴去温暖冰原上的宫殿
去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煮出砖茶的醇香
它不会知道
一万三千公里的茶道
已经为它铺开
壹
荆楚一壶茶
冲腾五千年
“一神一圣,一红一黑”
炎帝神农开启了中国的种茶饮茶史
茶圣陆羽传下绝世《茶经》
百年宜红名列中国四大工夫红茶
而开创中国茶三百年辉煌
成就一条万里茶道的正是
青砖茶
▲赤壁羊楼洞茶园(汪孝文摄)青砖茶的乡愁
牵系在鄂南山间的羊楼洞
明清鼎盛时期
羊楼洞是湘赣鄂三省茶叶产销集散中心
千米老街上
集聚两百余家茶厂茶庄
19世纪中叶
羊楼洞年产砖茶万公斤
高峰时茶厂工人上万
鄂南茶叶贸易跃居全国第一
羊楼洞也成为“世界茶业第一古镇”
可以很霸气地说
“先有羊楼洞,后有大汉口”
▲羊楼洞古街(刘克强摄)
古镇因茶而荣
晋、徽、粤、湘、赣、鄂
六帮茶商往来
英、俄、日等各国茶商
国际资本逐鹿
俄商还第一个架起专线通电羊楼洞
第一个以蒸汽机生产代替手工作坊
青石板街感受着近代文明的律动
年,第一部无声电影用手摇发电机放映
年,第一所公立女子学校摇响迎新铜铃
年,第一封电报在这里滴答响起
年,第一通长途电话振铃响彻长街……
▲传统青砖茶制茶流程
羊楼洞的砖茶
浓缩着中国人的大智慧
72道古法工艺
短则半年,长则三四年
才虔诚捧出富集营养的青砖茶
这不仅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更堪称人与自然共生相荣的典范
▲清末羊楼洞茶工
“正货出羊楼洞”
一个“川”字执规立信
伸手一摸砖茶
沟壑三道,即为正品
青砖茶是青山的馈赠
但它终究会离开厚土,汇入湍流
一座大江大河的城市
正舒展双臂迎接它的到来
▲“川”字青砖茶(汪孝文摄)
▲清末运茶的“鸡公车”队伍贰
羊楼洞的青砖茶
对两江交汇的汉口并不陌生
但年非同寻常
这座商帆如织,九省通衢的城市
在这一年向世界张开了怀抱
江面上驶来英国的*舰
行旅中出现俄商的身影
两年后
茶商李凡诺夫开设顺丰砖茶厂
雇佣中国工人余名
自行发电,日夜开工
三部蒸汽水压机吐出的机制砖茶
北上俄罗斯
去抚慰北方雪国对茶的渴望
▲20世纪初汉口租界的老照片(武汉博物馆藏)不是汉阳铁厂
不是汉阳兵工厂
而是这座顺丰砖茶厂
拉开了武汉近代工业文明的序幕
中国大地上第一次耸立外国工厂的烟囱
湖北第一家近代工厂拔地而起
湖北对外贸易的第一件工业品应运而生
湖北第一个工厂专用码头依长江而建
湖北第一座海关开门纳税
武汉人第一次拥有产业工人的身份
这座城市得以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
▲顺丰砖茶厂老照片
茶叶成为这座城市的主旋律
19世纪中叶之后
由汉口输出的茶叶
占到中国茶叶出口的60%
在这个当时世界最大的茶叶集散地
江面上茶船最多时可达艘
停泊茶船的码头长达三十多里
“无数茶坊列市开,早晨开门夜深关”
年,俄国皇太子造访汉口时盛赞
汉口是伟大的东方茶叶港
“东方茶港”由此闻名世界
▲旧时汉口砖茶厂的制茶工人,图右为压制砖茶的铁质模具
▲旧时汉正街上的茶庄
通过茶
汉口找到了通往世界之路
它的对外贸易额
从年代的每年万两白银
上升到20世纪初的万两左右
20世纪最初的十年间均占全国的10%
全国五大商埠,汉口仅次于上海
成为国际性通商口岸
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近代大城
年的春天
张之洞登上*鹤楼
眼前运茶的船只樯帆林立
大汉口一派繁华
他情不自禁的感慨
“昔贤整顿乾坤,缔造先从江汉始
今日交通文轨,登临不觉亚欧遥”
▲旧时汉口俄租界沿江街道全景。年,顺丰砖茶厂在长江边开设“顺丰茶栈码头”,成为汉口长江边第一个工厂专用码头。▲旧时汉口码头上脚夫在搬运茶叶(刘建林供图)
一座城市的胸怀
成就了一段辉煌的历史
交融激荡是江河的品性
更是中国的风范
此刻,北方的原野上
篝火已经升起,铜壶已然齐备
那里的国度等待着一杯茶
等待一场跨越文明的交谈
叁
出襄阳,别赊店
南船北马交接
涉险翻越太行
闯荡生死大漠
漫漫长路
中国人一步一个脚印
艰难成就了万里茶道
▲旧时万里茶道上,运茶驼队经张家口,穿越蒙古直至贝加尔湖。
在万里茶道全盛之时
襄阳樊城的22座码头
“九街十八巷”热闹非常
起初十几户人家的赊店
成为人口13万的“天下最大的店”
*事要塞出身的张家口
云集多家票号商号
人口从一万爆发增长到十几万
呼和浩特一度有20万峰骆驼
因此得到“驼城”的别称
曾经的买卖城不光有中俄商人
更有世界多国商人到访
恰克图干脆被称为“有茶叶的地方”
茶叶是当地最大的买卖
占到对俄贸易额的94%
青砖茶成了原野上的硬通货
一块砖茶一只羊
十块砖茶一峰骆驼
俄国卢布和中国银两都不如砖茶好用
▲古城襄阳的临汉门(*炎、杨琼摄)
▲社旗赊店的山陕会馆(胡居凌摄)
▲祁县昭馀古城的晋商老街(*炎、杨琼摄)
▲塞北咽喉张家口鸡鸣驿(*炎、杨琼摄)
▲二连浩特伊林驿站(*炎、杨琼摄)
这条呕心沥血铺就的万里茶道
把中国茶和文化带到了遥远的俄罗斯
在那里生根发芽
年,俄罗斯人第一次接触茶
年,沙皇喝茶治好了肠胃不适
从此茶在俄国蔚然成风
而到19世纪中叶
俄罗斯人均茶叶消费量
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英国
沙俄对华贸易中茶叶输入占94.4%
其中青砖茶占三成
俄国市场上的茶叶%来自中国
▲俄罗斯人在茶叶店购茶。19世纪,俄罗斯出现专门的茶馆,国家规定其营业时间必须从早上5点开始。
▲由汉口运出茶叶的包装。俄国茶商制作的砖茶均书写俄文「ХАНЬКОУСКIЙ」(汉口的)字样,每块茶砖都配有精美的包装。
俄罗斯的八大城市中
七座在万里茶道上
从19世纪末开始
俄国人已经把茶视为“国家饮品”
▲俄罗斯农村一家三口聚在大茶炊边一起喝茶
在普希金的杰作
《叶甫盖尼·奥涅金》中
出现了“中国茶壶”和茶香的诗句
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画像里
桌上摆着茶壶和茶杯
年李鸿章受邀前往莫斯科
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登基典礼
两位茶叶大亨争相示好
▲大清特使李鸿章受邀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登基典礼
年,中国茶师刘峻周
应邀赴俄罗斯指导种茶
正是羊楼洞松峰山上的万余株茶苗
成功种在格鲁吉亚黑海沿岸
成为世界茶叶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因此获得过沙皇授予的勋章
更得到过列宁的三次接见
▲列宁接见刘峻周的画像
中俄两国之间的交谊
也如这杯茶一般浓郁
年毛泽东访苏
曾把赤壁青砖茶
作为国礼赠送斯大林
而六十五年后
以“和”为主题的赤壁青砖茶
被中国外交部
同样作为国礼送给了普京
▲毛泽东访问苏联
得益于中国人的勇敢开拓
这条0公里的茶道
成为史上跨越陆地距离最长的
洲际物流通道
沿途多座城市得到振兴
无数人的命运就此改变
它是一部跨国商业的史诗
谱写着属于中国人的传奇
它是推动亚欧大陆经济运转的引擎
也是连缀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的纽带
经济的增长,文化的交流,民族的融合
用一杯茶的方式得到了实现
今天,新的梦想在孕育
长路还在延伸,通向文明海洋
▲格鲁吉亚恰克瓦茶场的希腊采茶女
▲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娜宫殿内的青花瓷装饰引人夺目,可见当时俄罗斯掀起了“中国热”。
肆
从青山而江河,从原野而沧海
起搏跃动三百年的万里茶道
在新的时代怀着梦想延伸
年3月23日
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俄罗斯时
以《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为题
指出17世纪的万里茶道是一条“世纪动脉”
彰显了万里茶道在文明交融中的历史意义
“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
“天下大同、协和万邦”
习主席自信的话语掷地有声
激荡起华夏儿女的豪情壮志
今天,在湖北
青砖茶依然馥郁芬芳
在全国最具资源的茶叶领域公共品牌中
“赤壁青砖茶”三席即占其一
荆山楚水间的湖北茶
正在续写青砖茶的荣耀
总产值百亿级,综合产值超亿元
种植面积、茶产量均居全国第三
▲羊楼洞万亩茶园(刘克强摄)
湖北,乃至中国
今天与世界的联系都不再只是茶
年湖北外贸进出口总值
达.2亿元,创历史新高
而在中国人当年走过的万里茶道上
一趟趟中欧班列飞驰而过
物流通道“五线并行”
最远直达英国伦敦
实现了湖北与亚欧国家
陆上运输的互联互通
▲中欧班列即将启程(苏庆丰摄)
从万里茶道到“一带一路”
湖北和世界更加融汇互通
20多年前落户在湖北的一家荷兰企业
如今成长为全球光纤行业的龙头
诞生于湖北的华新水泥
先后在“一带一路”沿线安家落户
来湖北投资的世界强企业已经超过家
湖北在境外投资的非金融类企业已达家
年7月
外交部向全球推介湖北时
赤壁青砖茶闪亮登场
让人感慨万千
它所亲历的三百年万里茶道
不仅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预备名单》
而且直到今天依然是
湖北连通世界、中国连通世界的桥梁
在走向世界的三百年中
中国人的行囊里
一直装着那块沉甸甸的砖茶
山水的智慧让它胸襟广阔
原野的拥抱让它勇敢奋进
沧海的召唤让它逐梦前行
山河陆海,百折不回
开放交融,连通世界
这样一块砖茶
完成了自己的万里征程
这是湖北滋味,更是中国骄傲
(请横屏观看)
▽
▲万里茶道图(三空茂茂手绘)
1、《万里茶道申遗》,刘英姿、唐惠虎、陶米恒·叶甫盖尼·尤里耶维奇主编,武汉出版社2、《重走中俄万里茶道》,长江日报编辑部著,武汉出版社3、《俄罗斯的中国茶时代》,伊万·索科洛夫编著、*敬东译、李皖校译,武汉出版社4、《万里茶道汉口画册》,伊万·索科洛夫编著、*敬东编译、李皖编校,武汉出版社5、《万里茶道源头——羊楼洞解密》,冯晓光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6、《品味青砖茶》,冯晓光著,中国农业出版社7、《欧亚万里茶道及其源头》,宋亚平主编,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8、《武汉近代工业史》,唐惠虎、李静霞、张颖主编,杜宏英、王钢副主编,长江出版传媒、湖北人民出版社9、《洞茶与中俄茶叶之路》,严明清主编,贾海燕、路彩霞副主编,长江出版传媒、湖北人民出版社武汉出版社、湖北画报社、李皖先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