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浩特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深入落实全区全盟和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安排,扎实推进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坚决阻断贫困代际传播。
一是落实补助*策,让困难学生“不掉队”。加强数据控动态管理,全面开展控辍保学集中排查,完善学籍信息系统数据,相继出台《二连浩特市“控辍保学”制度》和《二连浩特市“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巩固控辍保学基础,强化“稳学”工作,实行学生变动月报制,准确掌握学生的流动情况。目前,全市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等特困学生97人,每人每学年发放生活补助—元,在此基础上对家庭特别贫困学生每学年发放90—元的学习用品补助,让每一个贫困学生都能够上得起学。同时,对严格执行禁牧或草蓄平衡的牧民子女在读本科学生每学年补助元,专科生每学年补助元,认真落实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确保让每一位贫困学子“不掉队”。
二是提升办学条件,让困难学生“上好学”。近年来,先后投资多万元,完善各学段学校硬件建设。投资多万元实施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校舍消防改造工程;投资万元实施蒙古族小学北宿舍楼维修改造工程;投资万元实施第三小学教学楼建设;投资金万元实施蒙古族小学艺体综合楼建设工程;投资万元新建第二中学宿舍楼、食堂项目。年,还将整合各类资金万元,新建汉授幼儿园1所,新增12个教学班,新招名幼儿,弥补公办幼儿园招生能力不足,解决入园难的问题。通过不断改善口岸办学条件,努力让全市学生接受更为公平的教学资源。
三是强化队伍建设,让困难学生“教得好”。全面落实“县管校聘”工作。打破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机制障碍,对教师队伍进行动态管理,实现教师身份由“学校人”到“系统人”的转变,从而实现教师队伍的“能者上,庸者下”的良性运转,同时为校长及教师交流和资源配置提供制度保障。目前,完成7名教师招录,各校还增设心理咨询课程,帮助困难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二连市财*每年投入万元用于增量绩效考核,切实解决“大锅饭”问题,发挥绩效的杠杆作用。启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建立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加强职业教育科研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四是探索校企合作,让困难学生“能立身”。制定出台《二连浩特市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以财*投入形式设立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依托二连浩特国际学院、第一中学、蒙古族中学职业教育等资源,推进工学一体、产教融合的生产型实训模式目前共有77名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强化对口协作,加强与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的深度合作,让贫困学生学有所长,掌握一项实用技能。抓好就业帮扶,为牧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身体残疾学生等就业重点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服务。截止目前,累计有多名学生通过职业教育实现就业。
主办|二连浩特市教育科技局
审核|曹景编辑|海拉
供稿|助学安管办人事科教育科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