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
白垩纪恐龙故里
二连浩特国家地质公园是世界最大的白垩纪恐龙化石埋藏地,是晚白垩纪恐龙生物群的代表,恐龙化石种类多、分布广、保存完好,反映了晚白垩纪恐龙生物群的主要特征。年,在中亚考察之行中,著名地质学家奥勃鲁契夫来到二连盐池,首次发现恐龙化石。年美国纽约自然博物馆成立的“中亚考察团”在二连进行考察发掘,首次发现了恐龙蛋化石,拉开了二连恐龙动物群研究的序幕。早在万年前,这里遍布湖泊沼泽,气候湿热,林木茂密,是恐龙生息繁衍的乐园。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先后有俄、美、瑞典、原苏联、加拿大、日本、比利时、意大利等国的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以及我国各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在这里进行过6次大型考察和挖掘,陆续发现恐龙化石十余种,主要有蜥脚类、兽脚类、鸟脚类等。所发现的恐龙化石以植食性种类居多,包括蜥臀目鸟臀目和镰刀龙目,主要代表有盘足龙、欧式阿莱龙、鸭嘴龙、古似鸟龙、似鸡龙、鹰龙、甲龙、角龙,姜氏巴克龙、锡林郭勒计尔魔龙、杨氏内蒙古龙、美掌二连龙等。有大量较完整的各类恐龙骨骼化石出土,其中恐龙蛋化石的发现在世界上尚属首次,从而证实了恐龙是卵生的爬行动物,为恐龙的研究写下了精彩的一笔。年发现的世界最大的窃蛋龙类恐龙——二连巨盗龙,长近8米,高5.5米,体重大约千克,改变了科学界对于恐龙向鸟类演化的传统理念,为中国古生物界研究鸟类起源做出了巨大贡献。二连巨盗龙的发现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年度“十大科学发现之一”。年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一个多世纪以来各国科考团体纷纷来此地进行考察研究,考古挖掘和发现成果不断地震惊世界。因此二连浩特被世界古生物学界誉为“恐龙之乡”,被称之为科研宝库。
END
二连浩特国家地质公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