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浩特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乘势而上书写亮丽草原建设的新篇章内蒙
TUhjnbcbe - 2025/5/20 19:12:00
                            

时光荏苒,回溯尤显不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砥砺奋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浓墨重彩。又是一个金秋来临,无论是河套平原还是草原钢城,无论是大漠阿拉善还是风情满洲里,奋进的足音,人人可感。从收入到教育,从环境到出行,从医疗到住房,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反映了内蒙古蹄疾步稳的社会进步。从改革攻坚到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固底座正在筑牢,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正迈出坚实的步伐。

砥砺奋进,让发展更有质感。新动能积聚,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逐步提升。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与年相比,年均增长7.0%,三次产业结构由年的13.9∶43.5∶42.6调整为年的10.8∶39.6∶49.6,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提高了7.0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元,与发达省份差距进一步缩小。农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增强。粮食生产实现“十六连丰”,畜牧生产实现“十五连稳”,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4%,农业有机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工业新业态不断布局。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11.1%,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6.1%,稀土化合物、工业机器人、智能电视、矿山专用设备等新产品产量不断增长。服务业厚积薄发。年,全区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29.2%,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计算机及配套产品等升级类商品成为新增消费热点,中欧班列的开行,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的不断增长,二连浩特-扎门乌德经济合作区协议的签订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展现着对外开放的新姿态。

坚守初心,让民生更有温度。民生改善没有“最终解”,只有“更优解”,守住底线、完善制度、突出重点、依据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一件接着一件干,循序渐进共享发展成果。年,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年的57.7%提高到63.4%,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2.67(以农村为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年翻一番的实现目标即将实现,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26.6%,-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物价)的实际增速与同年GDP增速保持基本一致,实现了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的目标。公共服务补短板力度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扩大,年,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6.5%,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0.3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2.7%。安居工程不断推进,“十三五”以来,全区棚户区改造开工和基本建成连续4年超额完成国家年度任务。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年,全区居民平均预期寿命76.9岁,每千人拥有职业(助理)医师3.0人,每千人老年人口拥有养老床位52张。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统筹推进,让民主法治更有深度。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人民当家作主全面加强,风气更正,生活更舒心。年,全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建设,每万人拥有律师3.7人,“”实体平台、热线平台、网络平台、手机APP、4K智能机顶盒“六网融合”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实体平台实现了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全覆盖。

各美其美,让文化建设更有品味。着眼文化繁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年,全区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元,拥有公共图书馆座,文化馆座,博物馆座,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2%。颁布实施《乌兰牧骑条例》,全年深入基层演出余次。积极参加、举办重大艺术活动和示范性群众活动,蒙古马非遗展、蒙古族皮雕画等非遗保护传承活动精彩纷至。全民健身日益普及,全区64个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足球运动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足球项目实现全国综合性比赛奖牌、金牌零的突破。多彩的文化、体育串起有滋有味的新生活。

执着追求,让生态文明更有底色。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不断升级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绿色是内蒙古的底色和价值,生态是内蒙古的责任和潜力。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年,全区耕地保有量牢牢守住1.15亿亩红线,人均占有耕地5.5亩,是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3倍多,稳居全国第一,草原综合植被盖度44%,森林覆盖率22.1%,治理水土流失万亩。美丽与发展互惠双赢。年,全区新能源装机容量占发电总装机容量31.3%,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量亿千瓦时,“一湾碧水映晚霞”“风吹绿草遍地花”的美景代代相传。

不遗余力,让脱贫攻坚更有后劲。贫困人口已经由年的万人减少至年底的1.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1.7%下降到0.1%。年,全年实现14.1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地区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全区57个贫困旗县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在9.0%以上,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年,实施产业扶贫项目个,覆盖贫困人口.2万人次,贫困患者救治比例和25种大病患者救治率均达到99.9%。截至年3月,全区31个国贫旗县和26个区贫旗县全部退出贫困旗县序列,实现贫困旗县“清零”。

年如期建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历史赋予内蒙古的千钧重任,行百里者半九十。如果说谱写全面小康是一场跋涉,那么打好收官战就是壮阔征程的最后一程,若干领域仍需不断“跨栏”。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带来新问题新考验,无论是群众最期盼、最迫切解决的“老、小、旧、远”等突出民生难题,还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亦或是“新基建”的布局、新经济新业态的培育壮大,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全面小康建设仍然存在诸多短板和弱项。未来可期,仍需加倍努力。草原儿女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的原则,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以增强倒计时的紧迫感、提振冲刺跑的精气神,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奋力跑好全面小康“最后一公里”,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谱写新时代更加出彩的高光时刻。

来源:内蒙古统计微讯

原标题:《乘势而上书写亮丽草原建设的新篇章——内蒙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报道之一》

1
查看完整版本: 乘势而上书写亮丽草原建设的新篇章内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