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内蒙古深化“放管服”改革,企业开办“一日办结”,67.8%的政务服务事项支持全程网办,市场监管高频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
过去一年,内蒙古开行中欧班列列,过境中欧班列列、增长13.3%,进出口总额.6亿元、增长17.2%。
过去一年,内蒙古组织科技重大专项47项,实施技术攻关计划项,促成首批“揭榜挂帅”项目12项,遥感卫星“内蒙古一号”成功发射。
回首过去的一年,自治区紧紧抓住“十四五”开局之年发展契机,改革之路走得更快、开放之门开得更大、创新号角吹得更响,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
“越是发展困难、转型艰难,越要坚持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向开放要红利。”翻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这些激昂的语句,激励着参加自治区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要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实现质的跃升。
唯改革者进。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市场主体兴衰、生产要素聚散和发展动能强弱。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下大气力优化营商环境,这成为了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自治区人大代表、通辽市市长郭玉峰表示,通辽市将坚持改革开放与优化环境协同发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扩大开放合作,提升营商环境质量,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自治区人大代表、鄂尔多斯市代市长杜汇良认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需要政府在手续的办理以及兑现承诺方面有更加积极、实质的行动,敢于为企业解决发展的后顾之忧。全市每个政府的委办局都要向市民去述职,接受包括企业家代表的评价。
政府支持理直气壮,企业发展心无旁骛,上下才能干劲十足。自治区政协委员、内蒙古稀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鹏信心满满:“下大力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家解决了后顾之忧,在接下来的工作当中,我们将把精力全部投入到企业打造百年品牌的目标中,不负政府的鼓励与支持。”
“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深化电价市场改革”……在重点领域改革方面,年我区将持续发力。
“内蒙古电力公司将着力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完善交易规则体系,增加交易品种,提升交易功能,实现我区绿色能源在全国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加快对蒙古国第九个外送通道建设,巩固拓展蒙西电网东送、南联、北供格局。”自治区政协委员、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董事长贾振国说。
唯开放者强。内蒙古北接俄蒙,横跨“三北”,毗邻八省区,靠近京津、东北等中心市场和出海口,是环渤海经济圈腹地,也是东北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华北连接大西北的重要经济通道。
从中欧班列重去重回,到高铁线路不断增多,到举办全国工商联主题高端峰会暨全国优强民营企业助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大会,近年来,自治区努力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发展优势,跳出内蒙古发展内蒙古,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拥抱世界。
代表委员们认为,自治区不断加大开放力度,成效显著。但仍然要把开放之门越开越大,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面对当前的形势,自治区下定决心,继续发力,有效落实扩大开放举措——
统筹“放”与“防”,一手抓实疫情防控,一手抓好口岸畅通,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同俄蒙各领域合作,组织实施口岸枢纽扩能改造、联运通道能力补强、集疏运设施补短板等建设项目,为打造我国向北开放桥头堡做实基础。
——充分发挥满洲里、二连浩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功能作用,大力发展泛口岸经济。
——积极做大外向型产业,提高中欧班列参与度,扩大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规模。
——全面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和沿黄省份、毗邻省区的务实合作,特别要在能源、生态、旅游、商贸和科技、教育、医疗、人才等重点领域寻求突破,精准谋划一对一、一对多合作事项,更好承接高端产业、引领领军企业、吸纳先进要素、开拓消费市场。
自治区人大代表刘飞明认为,乌兰察布市要努力打造向北开放桥头堡,切实把乌兰察布市与二连浩特市的物流枢纽园做起来,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寻找发展新机遇。
“内蒙古是我国向北开放的桥头堡,是我国对蒙古国金融合作的重要窗口,应着力打造双方金融体系多层级定期沟通交流合作机制,提高内蒙古金融机构对蒙古国优质项目的授信支持力度。”自治区政协委员、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党委书记、行长胡文勇说。
唯创新者赢。年,内蒙古“科技兴蒙”行动蹄疾步稳,科技领域大事、喜事不断——内蒙古大学“牛遗传改良与生物育种”技术团队成功培育了优质双肌牛新品系;世界首台吨纯电交流传动矿用电动轮自卸车在通辽投运;包头科锐微磁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国内首创热压磁粉工艺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一个地区,勇于创新,才是希望的热土;敢于变革,才有光明的未来。
“科技兴蒙”行动实施以来,自治区面向区内企业、高校、院所等创新主体征集创新合作需求项;组织创新主体与“4+8+N”合作主体开展合作对接,签署合作协议余项;通过科技计划支持合作项目余项,支持经费11.2亿元,引导社会投入科技创新经费29.2亿元;余个区外科研单位服务自治区创新发展。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加快建设创新型内蒙古,也作为年的工作重点跃然纸上。
“兴安盟要围绕技术创新聚焦聚力,深入开展‘科技兴蒙’行动,在现代农牧业、农畜产品深加工、生态节能环保、传统产业提升改造等领域进行技术攻关,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自治区人大代表刘剑夕说。
自治区人大代表、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廷围绕创新驱动提出了建议:把呼伦贝尔纳入推进数字内蒙古建设、打造各具特色的数字产业园区范围,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
改革、开放、创新的成果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展开,为自治区的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发展无止境,创新无尽头。今天的内蒙古,正在不断积蓄力量,勇当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弄潮儿。(记者梁亮帅政徐跃)
来源:草原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