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雯
机遇固然重要,但有时候“天生”优势,给我们带来了通往财富的“捷径”。苏州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隔壁”的上海市。
所以在地理位置上,如果一个城市“生”的好,往往也会拥有属于它的“财富”。
辽宁丹东是我国最大的边境城市,因为靠近朝鲜新义州,所以不少游客会来这里旅游。不过除了旅游收入以外,丹东还是国内对朝贸易最大的城市。
30年前的年,丹东被列入了辽东半岛开放区。那时候只有一家国有公司,从事着对朝贸易。
而现在,差不多全国范围内7成的对朝贸易出口额,都是源自丹东。这样的占比,自然得力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既然出口占比这么高,是不是意味着丹东人都极其富裕呢?
统计结果显示,去年丹东全年城镇常住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万元。这样的平均值,并不算太高。
那儿的出租车司机透露,因为近些年丹东的旅游业发展不错,所以司机师傅的收入还算不错。元左右的月薪,差不多是这里比较高的水平了。
所以虽然拿下了对朝贸易额的七成占比,但大部分居民的收入,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高。这其中的原因,从朝鲜居民从这里采购的商品中也能够略探一二。
朝鲜女性们购买的商品,大多也就是衣服、化妆品、巧克力等等。就算有朝鲜的商人们,来采购男性用品,也就是一些生活必需品罢了。特别值钱的东西,并不常见,自然带来的财富收益可想而知。
而除了丹东以外,内蒙古的二连浩特也有着“天生”的好位置。北与蒙古国口岸城市扎门乌德隔界相望,两市相距仅有4.5公里!即便是骑个电动车,十几分钟就到了。
而这里和丹东一样,同样成为了蒙古国的“进货”热门地。作为国内对蒙贸易最大的城市,差不多蒙古国的八成进口物资,都经过这里。
不过从去年公开的4.6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好似也没有太过惊人。既然如此,我们就直奔主题,看看蒙古居民都从二连浩特买点什么东西回家吧。
和去丹东采购的朝鲜商贩差不多,基本上他们乘车过来,购买的也都是一些生活日用品:牙膏、茶叶、暖水壶,甚至是矿泉水。
这样的商品采购,就和小商贩去大超市进货一样,能够产生收益,但肯定不会太吓人。所以也就解释了为何二连浩特是国内对蒙贸易最大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却还没有“住在”上海“隔壁”的苏州高。
不过,这样的情况,应该也是意料之中的。苏州为何发展这么好,背靠的可是上海啊!去年,上海不出所料,再次成为全国各城中居民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也是唯一一个超7万元的城市。
而无论是朝鲜,还是蒙古,他们的GDP成绩都摆在那儿。年朝鲜GDP刚刚超过亿美元,而年的蒙古则刚刚达到亿美元。一个人均元,一个人均2.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