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二连浩特智慧城市总体规划设计》,采取“企业投资运维、*府购买服务”模式,累计投入余万元建设了*务数据中心及“平安城市”“智慧交通”“”综合服务热线平台和城市管理指挥中心。
一、*务数据中心建设情况
坚持集约化建设原则,大力整合全市非涉密*务信息系统,通过云计算、信息资源共享和运行管理平台,建成计算能力服务、信息展示和调度、数据分析和决策服务一体的小型*务数据中心。*务数据中心核心功能区域由视频专网业务区域和*务外网业务区域两个部分组成。视频专网业务区域主要承载“平安城市”和“智慧交通”视频数据交换和存储业务,存储能力达2PB。目前,公安局、执法局、边防大队、消防大队、安全局等部门根据权限共享了视频专网资源。*务外网业务区域主要承载全市信息报送系统、公文传输系统、社区信息管理系统、合作区项目督办系统、“”综合服务热线平台和*府门户网站等业务系统。*务外网业务区域虚拟服务器数量达台,存储能力达TB,出口带宽为M,接入单位达家,用户达2多个,接入用户实行实名制管理,能够实时监控用户上网行为,已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三级等级保护测评,可为各部门非涉密*务业务系统提供安全可靠的硬件环境。
二、“平安城市”和“智慧交通”建设情况
在前进路、建设路、伊林大道、新华大街、成吉思汗大街等街路车流量较大的44个路口安装个电子警察枪型抓拍摄像机、44个治安球型摄像机,诚信路、友谊路、迎宾路、北疆大街、土默特大街等街路的43个路口安装个卡口枪型抓拍摄像机,在学校、广场、车站、银行等人员密集的个治安点安装个治安枪型摄像机、35个报警柱,在百货大楼、海关大楼、欧联大厦等城市制高点安装8套万激光一体化制高点云台摄像机。随着“平安城市”和“智慧交通”子系统的投入使用,有效提高了公安系统震慑、预防、控制和打击犯罪能力,普遍增强了市民安全感,在公安交通指挥、案件侦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市可防性案件大幅下降,年—年我市刑事发案数分别为起、起、起,特别是盗窃案件从年的起,下降到了年的54起;破案率分别为35.2%、44%、69.83%,其中依托视频资源破案数,始终占总破案数的31%以上。
三、“智慧校园”建设情况
为加快推进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任务,进一步加强“智慧校园”建设,组织实施了市教育局“智慧校园”综合安防管理平台和第一中学、第二中学、第一小学、第二小学、第三小学、逸夫小学、蒙古族小学、市幼儿园、蒙古族幼儿园、第二幼儿园、新星幼儿园、乌兰区幼儿园、南苑幼儿园、小天使幼儿园、铭心幼儿园等15个学校和幼儿园视频监控系统及报警系统建设。其中,为个学校安装的高清摄像头达多台,目前各学校监控系统全部投入使用。随着全市“智慧校园”监控系统的投入使用,有效提升了校园安全防范能力,为及时发现和侦破校园突发性治安事件提供有力保障。
四、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和“”综合服务热线平台建设情况
城市信息指挥中心大厅约㎡,高清LCD大屏幕显示屏幕约48㎡,其建设特点主要特点为:一是整合资源,提高效率。通过“智慧城市”大集成,把以前单打独斗的部门视频资源全部整合到“一张网”一个平台上。目前已经整合了“平安二连”“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食药”“智慧校园”等子系统。整合后,各部门不需要再重复建设核心机房、展示平台等,各部门派出工作人员入驻“三城联创”指挥监督大厅值班,对各自监管对象进行远程监视,主动发现问题,各级路长只需巡查摄像头盲区,大大降低了一线人员工作强度,节约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互联互通,互相监督。因为以前都是各是各的网,导致信息阻碍,互相不通。我们现在整合到一块以后,各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共享,改变过去各自为*的状况,各部门通过平台,根据需要随时调用共享摄像头进行监督管理。如发现问题,各部门都互相知道,可起到互相监督作用。更重要的一点是,与指挥中心建立联动机制,非紧急、非警务事项全部转接到“三城联创”指挥监督平台进行登记、转办、反馈,一方面及时有效地解决了大量非警务事项,另一方面给公安指挥中心进行瘦身,实现了过去“公安机关大包大揽”向“*府调度分流、部门精准处置”有序转变。三是统一调度,解决问题。通过各部门值班人员主动发现、受理群众热线投诉、各级路长巡查、网格员使用“城市巡查”APP上传等多种方式,及时发现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由平台进行统一登记、统一派发、统一转办、统一反馈,厘清责任,明确时限,解决了过去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的问题。对发现的问题,由及纪委监委全程进行效能督查,能够解决的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并及时反馈;需要一定时间解决的,限期交办解决;对于一些不好解决的“疑难杂症”,定期进行梳理,报市委、*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召开协调调度会及时推动解决。
五、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和“互联网+*务服务”平台建设情况
一是建成我市*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平台,于年9月份完成平台搭建和自治区共享平台对接工作,结合机构改革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工作。二是投入万元实施了二连浩特市“*务服务一网通办”信息化项目,建成二连浩特市“互联网+*务服务”平台,推进行*审批业务创新,利用*务服务事项动态管理系统推动清单管理机制,从排队取号到办结评价全流程的电子监察,*务服务全面提速提效,实现*务服务大厅行*管理、窗口管理、智能终端管理、大厅效能管理、终端设备的精细化管理。逐步推动部门间*务服务相互衔接,协同联动,信息互认,打破信息孤岛和壁垒,改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我市新建的“互联网+*务服务”平台和*府门户网站深度融合,全区率先实现*务服务“一张网”建设。
通过几年的探索努力及不断投入,我们目前所建设的“平安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校园”等一批民生领域应用系统和“”综合服务热线、“互联网+*务服务”平台等*务服务应用系统在*府职能转变,提高*府效能,服务广大市民以及我市“三城联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市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建设、*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平台建设、以及大数据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