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浩特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民俗北疆雪原美冬至大如年 [复制链接]

1#

冬至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关于冬季的内蒙古有多美,已经说过太多,可是即便是如此多的赞美仍不能表达我对内蒙古冬季的喜爱。此时,小编只想说无论是一望无际的雪原、松软洁白的雾凇、晶莹剔透的冰块等绝美的自然景观,亦或是穿着民族服装的牧民、雪原中奔跑的骏马、烈风里骑射的汉子等浓烈的民俗民风;无论是融合中俄蒙三国风情的满洲里、与蒙古国扎门乌德隔界相望的二连浩特等别样的异国风情,亦或是泼水成冰、冬捕、银白沙漠等刺激冰雪体验……内蒙古都是冬季旅游的首选之地!

冬至为“冬节”,所以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古时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一个传统的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日。

那么,在内蒙古又是如何过年的呢?

新年的前奏——

祭火节

传说中,火神会在每年腊月二十三到三十这段时间去天庭汇报,离开人间。人们会在腊月二十三前后两天打扫房屋、院子,准备祭火用品来欢送火神。所以腊月二十三就被定为祭火节,那么为何有腊月二十四的说法呢?据翁牛特旗的传说,旧时该旗民众自岭北迁来此地,而他们的王公贵族比平民晚到了一日,因此本旗的王公贵族祭火日定为腊月二十四。从这一天开始,年就要来了。

内蒙古“除夕”——

毕特温

腊月三十,我们的除夕,蒙古人的"毕特温”。“毕特温”在蒙古语有闭合之意。与普天下所有团圆的节日一样,蒙古人在这一天也早早准备好了所有的美食佳肴、祭礼、贺礼。外出的人都纷纷回到了家里,与许久未见的亲人们团聚在一起,守着夜幕降临后那一顿*牵梦萦的年夜饭。每到这一天,所有的家畜也都迎来丰美的一餐,沾着喜气,过个好年。而包子饺子这样预示着“闭合团圆”的食物也都无一缺席,更有全羊、羊背、羊头等蒙族特色美食摆上桌,让大家酌以美酒,畅快地饱餐一顿。

隆重的新年——

查干萨日

过完了“毕特温”团圆之夜,就来到了蒙古族最隆重的节日“查干萨日”(白月)。初一黎明时分,蒙古族同胞们将事先备好的石台或雪台上插上草香,将马奶酒、肉奶等食物抛向天空,以祈求上苍保佑一家人,平安顺遂。之后回到家中向长辈和父母拜年,说“祝祷词”,敬酒、喝茶、新年饭。家中拜年结束后,大家会纷纷踏上到邻家长者家中拜年的路途,期间也有着严格而喜庆的传统程序。整个“查干萨日”,蒙古族家家处处都洋溢着亲密祥和的年味儿,将一年来的奔波和辛劳全数散去,留下满心的富足和迎接新一年的勇气。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责任编辑:李亚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