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原盟委副书记乔桂章同志回忆录《难忘的岁月》记载:年4月,邓小平、彭真等中央领导同志来巴彦淖尔盟视察工作。邓小平同志问,原来的定远营现在叫什么地方?巴图巴根(时任巴彦淖尔盟盟委书记)答道,现在叫巴彦浩特。邓小平同志说,当年我从苏联回国,通过蒙古,路上骑着骆驼,真是困难。到了定远营,就感觉到了一个好地方,在那儿我们还洗了个澡呢。关于邓小平曾经到过定远营一事,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方志与相关史料中多有记载。但是,对这条道路的记述却很少。前段时间,笔者沿着当年的定库古驼道进行了实地考察,结合相关文史记载,探寻了这条阿拉善境内联系共产国际的红色秘密通道。邓小平记忆中的国际交通线据《邓小平自述》和《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载,年底,邓小平受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派遣,与王涤亚、朱逸尘等人一起前往冯玉祥部队工作,从莫斯科启程踏上了归国的旅途,从而结束了长达6年的国外勤工俭学生活。《我的父亲邓小平》里记载了邓小平对这条归国路线的回忆:“先乘火车,到乌金斯克换乘汽车,到达当时蒙古的库伦(乌兰巴托)。等了一个短时期后,由于车辆容载的限制,首先派出三人为第一批先遣队,这三个人就是共产*员邓希贤(邓小平)和王崇云、朱士恒两名共青团员。他们三人换乘的是苏联给冯玉祥部队运送子弹的汽车,一共三辆,都由苏联人驾驶。”进入阿拉善境内后,由于沙漠阻路,他们三人“乘骆驼,整整走了八天八夜,才算走出了这看似无边无际的死亡之海”,到达定远营。据考证,当年从蒙古国到定远营的线路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从三音诺彦汗部塔林敖包入境额济纳旗到定远营,一条从该部沙廷敖包入境到达今阿左旗班定陶勒盖再到定远营。基于邓小平向女儿口述“八天八夜”这一线索,推断他当年是从沙廷敖包入境。因为从沙廷敖包入境后到定远营的骆驼脚程正好就是8天,若从塔林敖包入境,骑骆驼则需十几天才能到达定远营。内蒙古文史专家白·那音太在《蒙古族的发展与西蒙地区的蒙古国驼道》中,对这条线路沿途驿站有着较为详细的记述。根据驼队脚程和沿途水井分布,我们推断邓小平当年的行程应该是这样的:乘坐给冯玉祥部队运送弹药的汽车从乌兰巴托南下,到沙廷敖包入境阿拉善旗,南行7.5公里到达班定陶勒盖。班定陶勒盖是戈壁上一座孑然独立的红色山丘,是清末、民国时期重要的边防卡,也是旅蒙商队往来的重要驿站,有“数十家商铺”,设有电报站。休息一晚后,汽车向东往五原方向驶去。邓小平三人则雇佣骆驼南下向定远营进发。第一天出发往南行20公里至哈布特盖敖包,午饭后南行15公里至乌兰刚格。第二天朝东南行32.5公里至苏红图;东南行25公里至温都尔毛道。第三天东南行25公里至沙日扎庙;休憩后向东南行30公里至扎干呼都格,即今天的乌力吉镇*府驻地。第四天向东南行30公里至阿门乌苏;转南行32.5公里至沙尔布尔德,也就是现在的巴彦诺尔公苏木*府驻地。第五天向东南行35公里至都日勒吉;转南行32.5公里,越巴彦乌拉山冈,抵那林苏海图。第六天朝东南行27.5公里至乌兰呼都格;再东南行15公里至查干布鲁格住宿。第七天向东南行30公里至当铺。当铺实为原紫泥湖畔的一处商贸集散地,距离原阿拉善王府不远,是阿拉善驼商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来往旅客络绎不绝。第八天往东南行20公里至哈尔淖尔贡,然后向东南行22.5公里达定远营。从乌兰巴托出发十多天的行程,定远营是所经最大的城镇,建筑宏伟,居民众多,商贾云集,旅店设施较好,给邓小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共产国际代表在这条交通线上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以后,为加强中国共产*对西北地区革命的领导,中共中央派王若飞、吉合、潘恩溥等人回国,建立西北地区统一的*组织,领导革命斗争。共产国际派奥希洛夫帮助中共在西北地区开展工作。年7月底,王若飞三人分头从莫斯科出发,8月初到达乌兰巴托。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成立了中共西北特别委员会,王若飞任书记,吉合任*事部长,潘恩溥、奥希洛夫任委员,决定将西北特委机关设在宁夏,制定了具体的工作计划。计划的核心,是以宁夏为中心,组织西北各级*组织,领导西北农民开展武装斗争,逐步建立红*,实行民族革命和民族自决,打通共产国际西北路线。准备工作就绪后,王若飞等人分东、西两路回国。王若飞、吉合、朱实夫走东路,从二连浩特入境到归绥(今呼和浩特);奥希洛夫、潘恩溥、巴达玛等人走西路,走定库驼道直奔宁夏阿拉善定远营。王若飞顺利到达内蒙古,在归绥、包头会同乌兰夫等开展了一个多月的工作,准备只身前往宁夏,不幸于11月21日在包头泰安客栈被国民*宪兵逮捕。西路这边为避免目标过大分成两拨出发,潘恩溥、那生敖其尔(巴达玛)、布音迭尔格勒(福明泰)、齐图门巴依尔(齐文魁)为一组,奥希洛夫、图门巴依尔(与齐文魁同名)、额尔敦别立格和一名外籍女性为一组。潘恩溥等人进入阿拉善旗后第二天(10月31日),被阿拉善旗乌兰套尔盖(乌兰刚格)边卡发现逮捕。奥希洛夫等4人进入阿拉善后即被以沙海旦增为首的部分蒙古流亡分子发现,双方发生枪战,击伤对方4人,将其击退。为了避免在阿拉善旗边卡被发现,奥希洛夫等人改变行走路线,绕道北银根、查汉扎德盖、图克木、罕乌拉、吉兰泰去定远营,这是定库驼道在阿拉善域内的一条支线。沙海旦增不甘心失败,勾结查汉扎德盖边卡总管策仁嘎卡尾随奥希洛夫一行至吉兰泰盐湖西边乌呼图勒北面的小山坡上,在奥希洛夫4人休息做饭时派人上前搭讪,谎称去定远营送新兵要求同行。奥希洛夫等人信以为真,失去警惕,和他们热情攀谈。沙海旦增等乘其不备,一拥而上残忍地将奥希洛夫等4人杀害。“向西北发展的道路事实上已经打通”由于阿拉善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历史上这里一直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鲜为人知的是,中国工农红*长征时期,中共最高领导人便将目光投向了阿拉善,并做出了一个重要决策:北渡*河占领阿拉善,打通国际路线。年10月,红*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领导机关和红*主力被迫退出根据地,开始“长征”。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红*展开了机动灵活的运动战。8月4日至6日,在毛儿盖召开了中共中央*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治局会议上的发言》中提出:经陕甘到内蒙古边界,“地理上靠近苏联,*治上物质上能得到帮助,*事上飞机大炮,对我国内战争有很大意义。”会议通过了《关于一、四方面*会合后的*治形势与任务的决议》,明确指出:“西北各省是中国反动统治及帝国主义力量最薄弱的地区,在地理上又接近世界无产阶级祖国苏联及蒙古人民共和国,这更造成苏维埃与红*发展的有利条件。”但是,张国焘违反中共中央决议,坚持南下川康。年9月9日,毛泽东被迫率领中央和红一方面*单独北上。9月12日,召开俄界会议,毛泽东再次强调了北上打通国际路线的战略意义。红*被迫开始长征后,即与共产国际失去了联系。但是,共产国际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