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中午12时18分,经过4个多小时采集,我市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张*在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里,成功采集了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这一袋“生命的种子”将让一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重新焕发生机。张*成为自治区第例、锡盟第7例、二连浩特市首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红十字志愿者。
张*与第例成功捐献者合影,共同传递爱的希望
张*是二连浩特市发改委的一名工作人员,也是市红十字会的资深志愿者。他从小受父母的熏陶,铸就了真诚善良、乐于助人的品格。疫情期间,他放弃休假,主动要求参加夜班值守,干最苦最累的活,舍小家为大家,连续作战,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力量。这一次,当需要点燃生命希望时,他毅然决然选择全力以赴。
张*成为二连浩特市首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爱心捐献者
年,张*成为我市一名光荣的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今年2月8日,他接到市红十字会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听到消息的张*十分激动,他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一般非血缘关系配型成功概率仅为十万分之一,这次配型成功十分难得。在家人的支持下,张*第一时间签署了同意书。随后,他顺利通过了高分辨配型、体检等程序,确定了捐献计划,等待采集通知。
社会各界发来的贺信贺卡,为张*加油鼓劲
今年受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往返呼和浩特市受到疫情防控*策限制,给捐献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在严格遵照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自治区红十字会和二连浩特市红十字会无缝对接,最终确定张*于3月27日赴呼和浩特市进行捐献前的准备。经过5天6次的动员剂注射之后,张*于4月1日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
捐献成功后张*在志愿者群里报平安并普及“三献”知识
当天,采集成功后,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给张*带来了受捐者家人写的感谢信。信中说:“您是我孩子的救命恩人,在我们全家最黑暗的时候是您给我们带来了曙光。您在我心中就是英雄,是您给了我儿子第二次生命,从此他的身体里流着你的血,从此他也是您的孩子”。
在“双盲”原则下,我们无法得知受捐者的具体身份。然而,大爱流淌,血脉相连,张*虽与受赠者素未谋面,却用大爱温暖着对方。张*不仅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更彰显了新时代口岸青年奉献公益的高尚品德和社会担当。
张*与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志愿者合影
据了解,造血干细胞是所有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细胞,能够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捐献造血干细胞与献血一样,不会对捐献者的身体产生不良影响,捐献后1至2周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就能恢复到原来水平。在此,我们呼吁更多爱心人士能够加入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行列,传递“生命火种”,让更多患者享受“爱的美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