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浩特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美国用了2亿造航母,8亿去改装它,都装了 [复制链接]

1#
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福莱斯特级的独立号航空母舰建造的时候花费了2亿多,但年展开了为期34个月的改装,花费8个亿。建航母的时候花了2个亿,改航母的时候花了8个亿,都改装了啥玩意儿?

改装以后的独立号航空母舰,标准排水量6万吨,最后满载排水量将近吨,是当时世界上吨位最大的航空母舰。这艘航母长米,宽40米,吃水11米,速度33节。航空母舰上的人员有这么几部分,一部分是海*,主要职责在于怎么玩转这艘航空母舰,以及航空母舰如何编队,如何在海上和其他护航舰队进行协同;一部分是舰载机连队,就是航空人员,这些航空人员又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航空母舰上的地勤人员,指挥空管、维修、装弹、装油等勤务工作,还有一帮子就是飞行员。当时独立号航空母舰上还有一部分旗舰人员,美国通常不用航空母舰当旗舰,当旗舰的通常是巡洋舰,不过当时这个独立号航空母舰还担负着旗舰的功能。

整个舰体是一个完整的厢体结构,就房屋的建造来说,最后装修得很漂亮的玻璃不是起支撑作用的东西,真正起支撑作用的是里面的那些柱子、大梁。一艘航空母舰也一样,里面是有一个完整的结构的,增加了整个舰体的强度。还有就是封闭式舰首、封闭式机库和封闭式飞行甲板,二战的航空母舰多采取的开放式舰首。以前日本有个航空母舰叫大凤号,搞的是封闭式机库,封闭式舰首,还装有装甲防护。最后它中了一枚鱼雷,剧烈的震动把这个舰上的油管、气管给震了,油气慢慢泄露,闻着到处都是味儿,舰长就说了,赶紧通风啊,结果一通风全舰都是这个味儿了,局部威胁扩大到全舰,最后一个电火花,全舰起火,从里头开始爆炸,大凤最后就沉了。后来建航空母舰的时候,大家就说封闭不好,还是开放吧,四面八方都通风,有点汽油啥的,可以吹散到海上。

大凤号航空母舰

但是你碰到10级以上的海情以后,几吨十几吨的大浪过来后,直接就压到那个船上,飞行甲板上边全是水,这怎么弄?飞机没法起飞啊!所以说美国正反两方面总结经验,决定从福莱斯特号开始,还是要采用全封闭舰首。一直到现在,航空母舰把这个设计思路坚持了下来,不但是航空母舰,所有的水面舰艇,巡洋舰、驱逐舰,哪怕小艇也都采取了封闭式舰首,封闭以后里头全空调,高干舷,很舒服。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

独立号航空母舰上边装了4个大功率的蒸汽弹射器,2个在直通式甲板,2个在斜角甲板,这种配置是美国战后所有航空母舰的一个典型的配置,全都是4个弹射器,而且都是蒸汽弹射器。蒸汽弹射器是这样的,长度大约是90米,下边烧淡水形成蒸汽,储备在大锅炉里,然后把那个钩子挂到飞机肚皮底下,猛然间一放蒸汽,突然释放的蒸汽就把飞机给推走了。一般的来讲一分钟4个弹射器可以弹射8架飞机,上边装有70架飞机。

在甲板的屁股后头,装有四道阻拦索,飞机降落的时候,自己把尾钩放下来,勾住阻拦索,让阻拦索吸收飞机的巨大的能量,瞬间停住。阻拦索很粗,比大拇手指头要粗很多,可能有上千根细钢丝绞的这种索,不太容易断。不过俄罗斯的阻拦索断过,有次由于阻拦索断了,飞行员感觉自己勾住了阻拦索后,板指挥员让他停机,结果一停机,断了的阻拦索无法缓冲下降时的那个力,飞机一下子跑到了海里。

在独立号航空母舰飞行甲板的中部,阻拦索的前部,这个宽度是80米,在这个80米宽的飞行甲板上,设置一个两米多高阻拦网,用它来干什么?比如飞行员受伤了,迷迷糊糊搞不清楚了,没办法正常降落了,那就把这个网放下来,让飞行员的飞机往网上撞,好歹保住一条命。

被阻拦网网住的舰载机(资料图)

舰上有四台舷侧的升降机,左舷一部右舷三部,现在都是装四部舷侧升降机了,已经没有舷内升降机了,我们看到的二战中被击沉的航空母舰基本上都是舷内升降机,一个大飞行甲板,中间挖一个窟窿,像美国中途岛号挖三个窟窿,放三部电梯,如果被飞机撞到这个窟窿里,航母基本也很难保住了。独立号上边装的飞机有80架,有F-14战斗机,FA-18攻击机,EA-6B电子战飞机,E-2C预警机,S-3A、S-3B反潜机,海鹰SH-60反潜搜索直升机。

F-14

美国航空母舰从年以后,一直到50年代,经过这半个世纪的发展,它自己前前后后总结经验教训,到福莱斯特基本上算是成熟了。后续就是不断地进行经验推广了,到现在来讲,美国航空母舰的改进不是太多,基本的改进一个是动力上,从常规动力改成核动力了,再一个吨位上,从8万吨改到10万吨了,再一个弹射上,从蒸汽弹射改到电磁弹射了,再一个就是舰载机的变化,其他基本上就固定在福莱斯特这一级。

开通打赏功能:长按下方第一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