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金华中欧班列年共开行列增长.6%
获悉浙江1月1日上午发出了年第一趟中欧班列,班列从义乌货运西站驶出启程,将于1月14日抵达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
据了解浙江义乌、金华中欧班列年共投入运营列,共发运标箱,同比增加.6%。在这当中,义乌中欧班列共投入运营列,共发运标箱,同比增加90.2%;金华中欧班列共投入运营列,共发运标箱,同比增加%。
现如今,浙江中欧班列运营线达到28条,联通了亚欧大陆59个国家和地区,运输货物涉及到五金器具、纺织用品、汽车配件、生活用品等领域,成为了全国运营方向最多、载重率最高、跨越国家最多、运输线路最长的中欧班列运营线之一。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年11月,由全国11个中欧班列运营平台共同组货的“跨境电商欧洲专列”,在铁路义乌西站首发,意味着“义新欧跨境电商欧洲专列”正式的投入运营。
该趟班列载满个标箱,经过*阿拉山口口岸出境,16天后抵达比利时列日物流多式联运货运场站,这批货物清关完成后被分拨至欧洲的各个国家。(来源:五一国际快递)
年二连浩特口岸进出口运量再创历史新高
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二连车站6日发布消息称,年二连浩特口岸进出口运量突破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据官方统计,年,中蒙最大陆路口岸二连浩特口岸进出口运量完成万吨,年进出口运量完成.72万吨,同比增长9.8%。疫情之下,该口岸再创历史新高。
“年疫情没有影响我们的业务,从公司代理情况看,进口板材、纸浆,出口国产汽车整车、机械配件是主要货物,比年代理的还要多。”二连浩特市亿海货物运输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总成说道。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二连车站通过压缩装卸车作业时间等举措,使得进出口效率进一步提升。”二连浩特铁路口岸调度车间主任云志俊认为,这是年中蒙最大陆路口岸过货量再创新高的原因之一。(来源:中国新闻网)
宜昌开出今年首趟集装箱班列,一批瓷砖酵母等发往重庆
1月5日18时,满载余吨货物的次集装箱班列,从宜昌东站驶出开往重庆市团结村站,这是宜昌年开出的首趟集装箱班列。
贯彻落实湖北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府工作要求,着眼于提升翻坝物流效率,加快解决“通”的问题,做好“江”的文章,加快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更好发挥宜昌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助推宜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构建“空铁公水”无缝联接、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武汉局宜昌车务段以宜昌东站为主要试点,大力发展铁路集装箱运输,提升铁路与港口、公路的货物中转效率,增加多式联运合作面。
从年12月初开始,宜昌东站专门向武汉局集团公司申请了宜昌东站至重庆、成都方向的集装箱班列,为缓解本地企业年底去库存压力和枯水季节货物翻坝转运压力提供铁路运力保障,12月份已组织开行集装箱班列15列。
今天开出的年首趟班列共载有70只20英尺的标准箱,里面装着本地企业生产的瓷砖、酵母和硫酸镁等货物合计吨,通过“公路短驳+班列直达”的方式运输到目的。
所有货物从出厂到收货,全程采取集装箱运输,即提高了货物装卸中转效率,又实现了经济环保运输,备受市场青睐。据宜昌东站货运副站长张国恩介绍,从1月5日开始,由宜昌东站开往重庆、成都方向的集装箱班列将恢复密集开行,预计到春节前能发送货物3.2万吨。(来源:楚天都市报)
“德阳产”化肥搭乘“蓉欧+”东盟国际班列发往印度
日前,满载“德阳产”磷酸一铵的“蓉欧+”东盟国际班列(德阳—成都—钦州港)从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发出。此趟班列的货物为四川龙蟒磷化工有限公司出口产品,重余吨,将途经钦州港出口至印度。
据了解,此前该企业发往东南亚地区的货物,需先运往东部沿海港口进行中转,或通过公路运输至重庆进行江海联运,时间成本较高。去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路运输不畅、江海联运效率下降的问题日益加剧,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发展。此次德阳至印度铁海联运,比采取传统江海联运模式节省10天以上的运输时间,将有效降低企业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为德阳产品出口印度提供了全新的物流解决方案。
自年11月中旬“蓉欧+”东盟国际班列(德阳—成都—钦州港)常态化开行以来,德阳产品可通过班列高效辐射全球96个国家和地区的个港口,吸引了四川龙蟒磷化工有限公司、中远海运、安邦国际货运等近20家知名企业参与,港区年吞吐量达万吨,同比增长50%。
今后,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将持续优化运营管理,进一步调整班列计划,为德阳外贸企业构建一条联通亚欧大陆的“绿色通道”,将“蓉欧+”东盟国际班列打造为服务德阳企业、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班列路线,推动港区高质量发展。(来源:德阳日报)
凭祥加快完善物流网体系建设促进边贸经济高质量发展
凭祥市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全面推进46个物流网项目建设,促进了边贸物流企业聚集,推动凭祥口岸边贸经济高质量发展。
日前,记者在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崇左片区—凭祥市边境出口加工产业园区看到,园区一期项目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是自贸区崇左片区在辖区内率先打造的首个中越“两国双园”项目,项目主要发展智能制造及相关技术研发等产业,开辟了中越跨境产业合作的新途径。预计年建成投产后,将实现年销售额—亿元,实现税收1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2万个。
凭祥市边境出口加工产业园工程项目、工程部经理许孟:“本项目兼具物流与加工双属性,对‘物流网’建设主要起到补充和增强作用,产品加工完成后即运往内地和国外。”
离凭祥市边境出口加工产业园区不远的凭祥跨境物流园项目也正在建设中,已完成近亩用地的场平及路网、智能停车场、加油站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目前正在加快开展跨境电商分拣中心建设。据了解,该项目属于广西北部湾升级发展行动计划中打造两个千亿级轻工食品产业集群的重点项目,并列入南向通道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贯通“一带一路”及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物流产业服务中心和物流枢纽。同时,引进的国内大型物流企业、仓库冷链供应链、跨境电商等企业,将推进广西物流与农副产品、家居产品、中草药材及综合性一般贸易等产业的联动发展。
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工程项目部业主代表王明华:“始终积极贯彻落实自治区实施的基础设施补短板‘五网’建设三年大会战和落实中央‘六稳’‘六保’工作要求的重大部署,聚焦口岸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采取超常规举措,加快推进物流网项目建设。”
近年来,凭祥市牢牢把握“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不断加快完善“物流网”,进一步促进外贸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有力推动外贸发展由单一的通道型经济向口岸型经济有效转变。
凭祥市委书记杨亚俊:“凭祥市将充分发挥我们独特的区位优势、口岸优势、*策优势,紧紧抓住RCEP签署的战略机遇期,主动参与‘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积极融入国内国际的双循环,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产业发展为根本,为广西乃至全国沿边开放开发高质量发展贡献我们凭祥应有的力量。”(来源:北部湾在线新媒体)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