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浩特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内蒙古的蒙古族怎么看外蒙古人 [复制链接]

1#

本来是给别人的回复,我自己扩展一下,算是对自己的一个小的思索总结。

我也是蒙古族。哲学观和价值观接受并认同的是马列和儒学。而蒙古族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观点,就是“正统史观”——“这种史观主要处于君主专制的历史时期,君主为了维持自身统治,而倡导“正统”一说,即自身身为君主的合法性和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君主神化(如:出生有异象或教皇授冕)或者贤明化(即早期贤王名臣的后裔)”。

这是一种错误的史观,是思想未彻底解放的产物,而正确的史观是唯物史观。

正统史观是站在帝王将相的角度。而唯物史观是站在人民的角度。普通蒙古族百姓在以前一样是受阶级压迫的。所谓的王公贵族其实是我们的敌人。但是有很多人幻想王公贵族、家族血统什么的,各种美化曾经的剥削阶级,沉湎于封建制度的幻想之中。其实历史的真相是这些王公贵族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

那么谁给现在的普通蒙古族百姓带来富裕、尊严、体面、安全、真正的翻身做主人呢。我想大家都知道答案是什么。

现在国家承认外蒙的主权,那么外蒙就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与内蒙是外国与中国的关系,就像英国和美国,现在主体民族都是盎格鲁撒克逊

,但是他们是两个各自完全独立的国家。

年的前三个季度,内蒙古的GDP已经接近外蒙古的20倍,虽然人口是蒙古国的近8倍,但人均GDP仍然是是它的两倍多。而且无论是基建、治安、绿化(沙漠治理、植树造林)、城市卫生,对于外蒙来说都是一骑绝尘。

在牧区,可以这么说,只要你不懒,就一定有很不错的收入,虽然贫困地区不少,但是我一个朋友是下派某乡专门负责扶贫的第一书记,我问他国家说要消灭绝对贫困,能不能做到,他说当然能啊,他在那乡里干了三年,现在已经进入扶贫的最后收尾工作了,到今年年底就能回城了。我问他平时怎么干工作的,他说,下面贫困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病致贫,因残致贫,这些主要是通过给他们办理社会保障,每人有卡,每个月钱直接到账,还有扶持他们的家庭,让子女或父母能有更多收入,然后能更好的照顾。每个乡里也都有因懒致贫的,这就需要干部们做思想工作什么的,各凭本事了,但国家一定不会让任何人衣食无着,再懒的人也给他口饭吃。我问刚脱贫的人如果又陷入困难了怎么办,他说是有几个工作步骤的,第一是阶段扶贫,第二是防止返贫,第三是什么我忘了,总之,是很科学的流程,每个流程有每个流程的内容。

那么外蒙呢?贫富差距现在是越来越大,为什么外蒙弄成现在这个样子,你们想想为什么。

腐败和懒*现象内蒙以前很严重,但是已经现在越来越好了。尤其是懒*,这几年改善非常明显。一切都向好发展,以后会越来越好。而外蒙这方面真的就比不上内蒙,我虽然没去过外蒙,但是有纯蒙族同学在那边念的研究生,听他们说过外蒙的情况。而且他们为什么去外蒙念研究生呢,因为容易,他俩都是学习不太行的,但是家里有钱,考内蒙研究生太辛苦,所以就去外蒙混文凭去了。回来后表示再也不想去外蒙了。而且好像他俩并没有在那边呆多久,反而长期在内蒙呆着,然后时间一到文凭就到手了,但这个我记不太清了,好像是这样。

但是我也得承认,内蒙古最好的内蒙古大学,虽然是,但是全国排名第,还是不高。内蒙人还需努力。

作为内蒙人,要让我说内蒙近几年有什么比较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小额贷款问题,在旗县有很多人借了钱无法还款,或故意不还款,这些以后可能会成为很大隐患。不过目前就我了解*府正在尽力解决,有不少相关措施,民间贷款这块,比较重要的是严禁暴力催收,有的一概抓起来,并截止计算利息什么的,放贷者算投资失败,只能自认倒霉。而银行贷款这块,也有一些特殊措施,就不详细说了,但总之,在尽力解决,让人不会被逼死。

外蒙虽然我不了解,但因为我曾看过有俄罗斯人在痛心疾首的说:”小额贷款正在毁掉俄罗斯“。所以我猜外蒙可能也会有这种问题,如果有的话,那么俄罗斯和外蒙这种资本主义国家能不能,或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那只有天知道了。

最后,强调重点——唯物史观,人民是第一位的,人民的幸福生活是第一位的。帝王将相和狭隘的民粹主义

给不了人民幸福。对人民没有任何益处。

———

写个回复吧!

本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人士,满族。先说我的家乡,和林格尔是蒙语汉化,翻译为:二十家子。我们和林地处内蒙古中部区,首府呼和浩特南部。南邻山西。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说过走西口?狭义的西口指长城北

的口外,包括山西杀虎口;陕西府谷口;河北独石口。我们和林就是山西人走杀虎口第一站。所以我们这里大多数人都是从山西走过来。像我,听老人说是从太原过来的。所以我们这里蒙古和山西文化交融结合产物,就形成了蒙晋文化。我们家乡的蒙古族也早已汉化,不会蒙语,一口流利的蒙晋普通话(我们这里叫和普),走遍天下都不怕。至于我们的首府呼和浩特,因为历史原因,从阿拉坦汗

和三娘子建立绥远城开始,就做为了漠南草原经济,文化中心。成为了主要以蒙古族,满族,汉族文化大融合的城市。语言方面也包容了个家之所长!我们出去说话,称自己,不是说“我”而是“爷”!小的时候总感觉好没有素质呀,一出口,爷今天吃的杂碎,烧卖...后来才知道这是满族文化遗产.....而且呼市大多蒙古族也都被汉化,像我们自治区主席乌兰夫

,老家呼和浩特土左旗蒙古族。当年主席会不会蒙语我不知道,但是现在的土左蒙族也大都不会蒙语。

我的家乡,内蒙古首府介绍的差不多了,那么我从内蒙古宏观角度上来向大家全面介绍一下内蒙古。

内蒙古东西跨度大,可以简单的分为东部区,中部区和西部区。网上开完笑,你在内蒙古坐火车,两天时间你依旧驰骋在内蒙古。由于东西跨度大,所以临接省份比较多,像东部区他们的文化接近于东北(因为历史原因,赤峰和通辽还曾经化为了辽宁省好像是,所以向东三省还有很多蒙古族,像我们上一届主席,巴特尔就是辽宁省的蒙古族)我们中部区临近山西河北。像西部区临近陕西。因为这些地理因素导致了我们我们内蒙古人的文化差异,也导致了被汉化了的蒙古族也存在了文化差异。

这里就可以大致分为东部蒙族,中部蒙族,西部蒙族。在这里,东部西部牧区的蒙古族依旧保留传统生活方式,文化习俗。作为中部区的蒙古族早已被汉化的七七八八。这时候,东西部蒙古族看中部蒙古族觉得这就是假蒙,除了户口身份证上的标志外,没有一丝丝蒙古族特性。但是作为中部蒙古族,尤其是土左蒙古族认为我们为内蒙古的反侵略,民族独立付出的巨大牺牲,你们敢侮辱我们?(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内蒙古成立时间早已新中国成立!内蒙古的独立解放为全中国的独立解放作出重要贡献)

内蒙古内部的看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更别说内蒙古和外蒙古之前的看法了。

我没有去过外蒙古,但是听捏说,外蒙古看内蒙古的蒙古族,首先是比较亲近的,毕竟是同源。我们内蒙人尤其是蒙古族,热情好客。外蒙古的文俗较内蒙更加有讲究,更加有仪式感。但是在家国理念这块,毕竟不是一个国家。看内蒙,就像朝鲜看韩国,虽然有好的经济,但是从骨子里已经向美帝资本主意屈服了的。所以,像外蒙古人民,人家觉得内蒙古人民已经是折了翅膀的雄鹰,不再是草原上尊贵的主人!像是田园里肥美的大公鸡!不再是成吉思汗优秀的子孙,早已忘记了大蒙古

雄愿!

面对外蒙古觉得内蒙古被汉化,内蒙古还觉得外蒙古被苏化。众所周知,外蒙古的独立,到中方承认外蒙古国的成立。沙俄,或者苏联都充当着重要角色。从分裂中国,到防止中国崛起,把外蒙古作为一个缓冲地带。所以外蒙古的处境可想而知!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了解一下外蒙古的近现代史。

无论是汉化了的内蒙古还是苏化了的外蒙古,客观的来说,这两对难兄难弟漫长的国境线上遥相望相思相慕。

其实,外蒙古和内蒙古的关系,不同于朝鲜看韩国,中国大陆看台湾。外蒙古是已经独立的国家,而内蒙古是咱中国的一个自治区。更像是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蒙古这俩孪生兄弟,一个外出独立,一个还在大家庭中生活。独立出去外蒙古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一个由蒙古族建立的独立的国家向世界宣示着自己的主权,弘扬着自己的文化。而幼弟内蒙古在妈妈怀抱里生活的无忧无虑,茁壮成长。哥哥羡慕弟弟的优质生活,但也坚守着自己的初心,牢记着自己的使命。弟弟羡慕独立自主哥哥的生活,佩服哥哥的勇气。但是哥俩从一开始选择了自己的宿命,终究走不上同一条路。但是在发展奔向富裕的道路上,哥俩也是守望相助。弟弟借着自身的发展优势,在妈妈的支持下,给予哥哥力所能及的帮助,帮助哥哥实现现代化。

疫情期间,外蒙古送来的三万只羊,也是哥哥在母亲一家面临困难时,回报母亲!也象征着草原文化向中原文化献出出的最高礼节的祝福!(草原上有句话,灾荒之年能给你送肉吃的不一定是富人,但一定是好安达!)

任何局面的造成都是由时间,文化,*治等因素造成的。我想客观的向国人介绍一下我们内蒙古,以及蒙古族。需要讲述的背景很多,我这回答也是从上午写到下午,断断续续。逻辑性可能差一点,主题可能突出的不明显,希望各位看官老爷将就将就。有些内容不敢深谈,因为会涉及到宗教,民族信仰,有些希望大家客观的看待。

我们内蒙人,不只是蒙古族热情好客,是整个内蒙境下,各族人民都形成了这样的氛围。我们内蒙人不善言辞,表达远到而来的客人,只有一个词,吃喝!在这里,广袤无垠的草原上,你我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在蒙古酒精的驱动下,我们可以选择在空地上唱歌跳舞,我们也可以选择奔跑在草地上,也可以选择到头睡在温暖的蒙古包里。热情的草原儿女在你第二天还未清醒的状态下,酒肉早已搬上桌上.....让你们能忘记城市的喧嚣,忘记工作的烦恼.....

————

啊,这个问题我觉得我可以回答。

蒙古族,会蒙古语

,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

-某理科专业蒙语授课班。

1.我对外蒙古真的,除了上高中的时候书本上了解的一点知识以外完全没有任何多余的理解。

2.没有接触过任何一个蒙古国的真人。

3.大学里见过蒙古国在我校的留学生,但是我这个不算对蒙古国的偏见,是我对所有留学生都没什么好感,感觉好像能来我们学校留学的那些日韩黑人民族蒙古国欧美样貌的人,整体素质都不高。

4.至于内蒙古的蒙古族,也没啥特别的吧。就普普通通的。

———

本人蒙古族,身边接触的人也大多数是本族的,大家对外蒙的看法就是祖先一致的人。但说到有多推崇蒙古国

倒是很少。我们热爱自己的民族,但分得清蒙古国和蒙古族的区别,至于你们说的那些偏激份子,我不能说没有,但无论是哪个民族都存在这种不爱国家的人,我们并不是特例,请理解这个问题。而且说实话,我们可以说是两边不讨好的存在。蒙古国人不喜欢我们,有专门讽刺我们的词汇(是蒙语,咱也不知道怎么翻译,就不说出来了),而有时候和汉族人争论争吵也会被他们用一些民族性侮辱词汇攻击。就比如本人,上了大学以后参加过一个辩论赛,对面就是汉族学生,比赛我们赢了,却听见他们小声说了一句“蒙古杂种”。那种感觉你们根本体会不到,很伤心也很愤怒。我们热爱自己的民族,也热爱着国家,但有时候被这种侮辱性词汇骂的时候我们确实会感受到自己在被排斥,感觉这个国家根本不喜欢我们,甚至会有一刹那“如果我们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不是说要合并到蒙古国,那边对我们的歧视其实也不少),是不是就不会遭受这些”这种想法,但也仅仅是一刹那的想法而已。我也知道这种人只占一部分而已,但心情也不是我们自己能控制的。所以我们大多数人的民族意识很强,甚至强过爱国精神(这点我自己也承认),因为两边都曾受到过排斥,我们只能抱团取暖,但真要说起有什么偏激想法,确实很少。我们只是想有一个容身之所,不被排斥,不会被侮辱性词汇攻击,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放牧种田或者工作,过着自己的生活而已。

————

简单概括:外国人。

复杂概括:蒙古国人。

作为内蒙古蒙古族,个人感觉外蒙古人和内蒙蒙古族思维方式已经大不相同。比如我的生活状态是存钱、养家糊口、存钱、过日子;接触到的蒙古国人生活是花钱、不存钱、耍、花钱、买衣服、男女都注重打扮、发了工资再花钱;内蒙蒙古族用筷子吃饭,蒙古国

人用刀叉吃饭;思维上我们更东方一些,他们更西方一些;教育上当我小时后开始背诵唐诗宋词时,他们应该学的是别的什么吧,这个咱也不知道。

当然,比起其他国家的人,会对蒙古国人更加亲近一些,蒙古国人在与内蒙蒙古族交往中,使用的是同一种语言,都穿蒙古袍,也会更加亲近一些,但彼仍然多少有防备和偏见。如果生活在边境城市,作为内蒙蒙古族,你在交往过程中,无法完全相信蒙古国人,当然他们也不相信你。在大部分蒙古国人眼中,无论是内蒙蒙古族还是汉族,你就是会说蒙古语

的中国人,56个民族统称为汉人;你在和他们的交往过程中,除了朋友、生意伙伴外,他们也是外国人。

另外,相比其他国家,也更希望蒙古国富裕一些,也希望那里的人生活更好一些。

年11月更新:

发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