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盼万盼站着盼、坐着盼终于盼到了五一小长假嗯,是时候拿出我珍藏已久旅游攻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在向我挥手了再见吧工作今晚我就要远航
经过5分钟的“长途跋涉”
小编终于来到了
二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
铁路货运执勤现场
(言归正传,先附上一段视频,就当带你们旅游了)
五一劳动节
是属于每一位劳动者的节日
回望奋斗史
展望奋进路
一代代劳动者奋力奔跑
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故事
下面小编带大家
走进五一当晚的
铁路货运执勤现场
看看民警小哥哥们
“朴实无华”的劳动节
五一劳动节,国门下的“午夜”坚守
5月1日晚上20时,夜幕降临,皓月当空,祖国北疆边城二连浩特铁路口岸灯火通明,国门下,一列列满载货物的列车鱼贯而行,在完成边防检查后,鸣笛启程驶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二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民警吴昊担负晚上20时至次日早晨8时,共12个小时的货运列车检查任务,刚接完班,对讲机里就传来了查车指令:“次列车出境,做好个人防护,准备查车。”
“近期蒙古国疫情形势严峻,民警执勤中要做好个人防护,守好国门疫情防线。”吴昊和同事们迅速穿戴防护装备,不到2分钟,防护服、口罩、护目镜等防护装备穿戴完毕,民警“变身”成守护国门安全的“大白”。
“晚上光线不好,对讲机、强光手电和执法记录仪是必带的检查设备。”“走底部”“走”“上一节”“上”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口令,民警开始对列车进行车体检查,近60节的货车,如钢铁巨龙般一眼望不到尾。
虽然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民警并没有降低检查标准,一会钻车底,一会爬车厢,车体连接部、底部,每个狭小的空间都不放过,作为守护国家安全的“国门卫士”,民警每个人都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铁路口岸天通关,24小时不间断检查,每天验放列车40多列次,民警每天得走40多公里。”吴昊告诉记者。为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确保企业保订单拓市场,执勤民警24小时在岗在位,采用多时段、多小组、多轮替方式,昼夜不停对列车开展精准查验,以“边检速度”助推口岸经济发展。
“白加黑”“五加二”是我们的工作常态,但最难熬的还是这夜班。吴昊今年27岁,以前是人见人喊的“小鲜肉”,5年货运执勤现场的检查工作,无数个夜班硬生生的让“小鲜肉”熬成”老腊肉“。“上夜班时间长了,白天睡不着,晚上特精神,感觉自己就像‘老鹰’一样”。
刚检查完这趟列车,一列中欧班列已经停靠,吴昊和同事们顾不上喘口气,就投入到下趟列车检查工作中去。“无论列车什么时间到达口岸,我们都第一时间进行检查验放,确保每趟列车查验时间不超25分钟,让通关企业感受到中国速度和边检温度。”从吴昊的言语中深刻的感受到他对自己工作的自豪。
二连浩特口岸作为我国对蒙开放的最大陆路口岸,第一季度共验放中欧班列列,较去年增长49.1%,运载集装箱标箱,货运量50.4万吨,货值8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3%、28.2%和.7%。
一串串经济数字增长的背后是无数个吃泡面的夜晚,是民警夜以继日的工作和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尽管条件比较艰苦,但他们以苦为乐,像“胡杨”一样扎根祖国北疆,奉献青春力量。
凌晨2点多,民警们已经检查10趟列车了。吴昊进入监控室换班看监控,他操纵“电子哨兵”对口岸限定区域进行巡查,“每人看两个小时监控,虽然不用出去查车,但一点也不轻松,眼睛特别累。”
趁着没车40分钟,民警们插上电饭锅做起了“豪华夜宵”:方便面、鸡蛋和火腿肠。虽然简单,但民警们吃得特别香。
刚“享受”完“美食”,远处列车的鸣笛又响起,吴昊用凉水冲了一下脸,揉一揉布满血丝的双眼,打起百分之百的精神投入到工作岗位。
清晨7时45分,吴昊完成最后一趟列车查验后,摘下口罩略显疲惫的脸上是深深的印痕。伴随着初升的朝阳,远处神圣的国门之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个大字熠熠生辉。
“我们是国门守护者,守边境安宁、保口岸畅通是我们的职责,再苦再累,也要确保口岸通关效率,疫情防控万无一失。”吴昊对记者说。
责任在肩,使命在心。在“五一”劳动节这个特殊的节日,二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依然坚守在国门口岸一线,时刻守护着国家和人民的平安,在岗位上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劳动者之歌”,用忠诚和奉献在祖国北疆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屏障。
主编:白丽娟责编:朱宇奇李赞作者:郭鹏杰郭杰(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