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浩特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行业聚焦ldquo小苹果rdq [复制链接]

1#

打通丝绸之路物流大通道、搭建陆桥运输合作大平台,分享、交流、互助,行业商脉、合作资源、平台首选!这是您拓展国际铁路货物运输、中欧班列跨境运输国际联运行业市场的业务平台。找专业人,做专业事!

热点一

“小苹果”搭乘中欧班列闯海外“大市场”

7日18时10分,山东临沂至莫斯科(明斯克)中欧班列从临沂站开出,来自山东的26吨“沂源红”苹果、26吨大蒜搭乘这一班列,开启了远赴俄罗斯的中欧之旅。

近年来,通过中欧班列,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往来更为便利,也助推了更多农村地区的新鲜农产品走出国门。据国家发改委近日公布的数据,2017年中欧班列共开行3673列,同比增长116%,超过过去6年的总和。货源品类也由开行初期的手机、电脑等IT产品逐步扩大到衣服鞋帽、汽车及配件、粮食、葡萄酒、咖啡豆、木材等品类。

“我们的苹果能够销往俄罗斯,中欧班列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作为这批苹果的货源供应方沂源县盛全果蔬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善全说,以前如果要运往俄罗斯,走海运时间太长并且很多地方运不到,而通过汽车运输成本又很高。

今年1月25日,山东临沂至莫斯科(明斯克)中欧班列开通。这一线路是中欧班列的东部线路之一,运输总里程9922公里,运行时间16天。未来山东等地轻工业品、工业品、机电类产品都可通过这趟班列运往俄罗斯。据了解,这一班列运输时间比普通货车压缩6-10天,比水运快30天左右。

这次运往俄罗斯的苹果产自山东中部山区素有“山东屋脊”之称的沂源县。沂源县副县长沈照生说,这里生产的“沂源红”苹果由于个大味甜、营养丰富,不仅在北京、上海等地广受欢迎,并大量出口海外。

如今,班列的开通让张善全有了更大的海外市场计划。“3月份还会发几十吨苹果到俄罗斯,我们正计划在俄罗斯建立海外仓库,形成批发市场,远景年销售量3万吨。届时俄罗斯消费者可以吃到更多更新鲜的沂源苹果。”张善全说。

热点二

四川攀枝花早春蔬菜首次通过中欧班列出口俄罗斯

8日17时35分,“攀枝花早春蔬菜出口俄罗斯首发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驶出,这批蔬菜搭乘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将途经二连浩特口岸出境,并在12天后抵达莫斯科。

据了解,本次首发班列由15个货柜组成,共余吨,主要包括彩椒、西红柿等有机绿色蔬菜,全部为攀枝花地区的当季蔬菜,将通过莫斯科农产品进出口销售公司进入莫斯科欧尚、莲塔和OK等超市,让莫斯科市民品味来自遥远攀枝花的“早春味道”。

近年来,成都大力推进“蓉欧+”战略,加强与沿海、沿边城市的合作,将货源辐射范围拓展至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同时,加强与省内城市、各区县的合作,帮助川内企业依托中欧班列(蓉欧快铁)“走出去”。四川物产丰富,围绕如何帮助企业把四川独具特色的农产品推向国际市场,成都国际班列公司专题攻关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在蔬菜、水果、花木等方面的冷链运输技术,保持箱内恒温恒湿,使这些对温度敏感性的生鲜农产品通过铁路快速抵达境外城市。

攀枝花市是全国首个芒果质量安全示范基地,年出口芒果2万余吨,出口到欧亚和港澳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但早春蔬菜出口还是空白。由于攀枝花独特的地理优势,其农产品在冬季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为了帮助当地菜农拓展国际市场,成都市与攀枝花两地*府加强合作,建立“蓉欧+”城市合作机制,着力构建攀枝花经成都直达欧洲、中亚和俄罗斯的蔬果冷链运输通道,通过中欧班列(蓉欧快铁)为农产品外销提供快捷化物流通。

攀枝花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总结这次早春蔬菜出口俄罗斯的经验,进一步深化成攀战略合作,建立“蓉欧+”成攀合作机制,着力构建攀枝花经成都口岸直达中亚、俄罗斯和欧洲的果蔬冷链物流运输通道,围绕基地打造、标准完善、平台搭建、机制健全等重点,积极探索攀枝花特色农产品出口路子。

热点三

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至成都的首趟货运班列发车

俄罗斯铁路物流公司新闻处发布消息称,该公司已开通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至成都的货运列车。

首班列车由41个装载木材和锯材40英尺集装箱组成。消息中强调,这是该公司首次自主向成都出口运输货物,之后还会有其他出口项目。

消息指出:"我们把运输线拓展到成都的同时还看到,市场上还有许多准备通过无*府补贴的铁路运输服务对外出口的货物。这与中国对俄各种产品的需求量大有关。中国有意单方面补贴从俄收购的公司。"

此前,俄铁路物流公司宣布已开通喀山至成都铁路。此外,该公司还分别从莫斯科、卡卢加、克拉斯诺达尔、乌法等其他城市对华进行集装箱运输。

热点四

“渝满俄”首批进口葵花籽油抵达重庆将销往全国各大超市

2月5日,货值万美元的“渝满俄”首批进口葵花籽油回程专列抵达重庆铁路口岸。记者了解到,目前,这批葵花籽油已进入重庆铁路口岸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行保税仓储,在快速通关通检之后,会分销至全国各大超市。

记者获悉,本趟“渝满俄”进口葵花籽油回程专列共计50个40尺标箱,货值万美元,均为来自全世界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的俄罗斯库班地区的库班金葵花籽油,由全国知名的B2B采销商——店商互联(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口,从俄罗斯通过“渝满俄”国际铁路大通道运输至重庆铁路口岸。

值得一提的是,此趟专列是中国首次以专列形式从俄罗斯进口葵花籽油。记者了解到,重庆西部物流园依托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重庆铁路口岸、保税物流中心等平台优势及中欧班列(重庆)、“渝满俄”、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渝黔桂新”南向铁海联运通道等通道优势,将进一步拓展多国多品类的进出口贸易,发展医药、植物种苗、木材、肉类、水果等多元化口岸业务,积极拓展延伸铁路口岸功能,做强国际铁路贸易。

数据显示,去年重庆西部物流园实现贸易额10.73亿美元,较年同期增长%,新增重庆保晟国际贸易、亚联亨通、力帆进出口、小康进出口等40余家国际贸易企业入驻园区。

“渝满俄”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是指由重庆铁路口岸出发,经内蒙古满洲里口岸、俄罗斯,连接中东欧的铁路运输通道。“渝满俄”通道将与中欧班列(重庆)、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渝黔桂新”南向铁海联运通道等国际物流通道形成互联互通,推动在铁路口岸形成国际铁路枢纽,助力重庆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

据了解,“渝满俄”年开行15列,到达11列,在途4列。随着“渝满俄”国际物流通道的建设,将推动更多的如重庆长安汽车、力帆汽车等重庆制造走出去,更多的如重庆惠达柠檬、奉节脐橙等重庆特色农副产品走出去,也有利于俄罗斯更多的工业原材料(纸浆)、工业制品(汽车、五金)、特色农副产品(面粉、油脂)引进来,促进双边更多人员、经贸往来,扩大重庆的对外开放。

热点五

兰州市今年力争开通至瓜达尔港公铁联运货运班列

来自兰州市商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年底,我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双边贸易国家达到57个。昨日,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今年,我市将围绕“建设大平台、构建大通道、形成大枢纽、发展大产业”的思路,积极助推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加快发展,支持配合中欧、中亚、南亚、中新南向通道国际班列常态化运营,力争开通兰州至瓜达尔港公铁联运货运班列,增加国际返程班列,实现货物双向流通。

我市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年,我市抢抓“一带一路”最大机遇,着力夯实对外开放工作基础,出台实施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实施意见,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兰州铁路口岸继续获批对外开放,铁路口岸兰州新区中川北站、兰州东川铁路物流中心两个作业区建成,通过海关、国检验收并投入运营。进口冰鲜水产品、进境水果指定口岸、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全面建成。全省唯一的兰州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并投入运营。以国际性展会为平台,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组织企业参加了广交会、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等国内展会,以及哈萨克斯坦中国商品展览会、中国(尼泊尔)国际商品展览会等境外展会,签订了一批经济合作项目,取得了良好成效。

兰州与“一带一路”沿线双边贸易国家达到57个

统计显示,截至年底,我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双边贸易国家达到57个。全市实现进出口总值.11亿元,其中出口72.88亿元,进口52.23亿元,剔除上年同期代理出口,全市进出口同比增长21.75%,占全省比重达35%。累计引进世界强及国际知名品牌企业超过20个,丹麦嘉士伯啤酒、中粮可口可乐等外商直接投资企业14家,安利、雅芳等外资直销企业12家。年引进外商投资企业7家,投资总额达3.5亿美元,实际完成利用外资额突破1亿美元,完成目标任务的.6%。

今年将力争开通兰州至瓜达尔港公铁联运货运班列

今年将立足我市辐射西北地区、面向中亚、西亚市场的交通优势,积极助推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加快发展,支持配合中欧、中亚、南亚、中新南向通道国际班列常态化运营,力争开通兰州至瓜达尔港公铁联运货运班列,增加国际返程班列,实现货物双向流通。积极助推口岸建设和功能发挥。启动运营兰州新区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进口冰鲜水产品、进境水果指定口岸运营,力争粮食、汽车整车进口指定口岸获批;启动建设兰州新区、陆港多式联运物流园;举办“一带一路”中国(兰州)国际跨境电商物流大会。引导苏宁物流、铁邦物流、省物产集团等大型物流园区向专业化、信息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完善甘肃省物流网等信息平台服务功能,加快建设综合性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稳步推进省物产兰州公路物流园中区、南区建设,开工建设苏宁物流中心二期,建设和提升康顺物流、甘肃信和物流等物流配送中心,力争全市物流标准化托盘使用率提升10%;以甘肃民丰物流园、九合冷冻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等项目为重点,积极发展冷链物流,力争全省冷链物流基地项目落户兰州。

热点六

绥芬河综保区创下中俄贸易增速“神话”

7日,作为中方在中俄边境最早设立的综合保税区――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对外发布消息,在中俄经贸活跃的大背景下,该综合保税区年过货量突破万吨,创下同比增长.46%的增速“神话”。

年4月,黑龙江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经批准设立,成为中方在中俄边境设立的首个对俄综合保税区。近年来,中国官方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俄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日益频繁,中国北疆对俄经贸大省黑龙江成为两国经济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在两国官方主导下,先后开通了哈绥俄亚陆海联运、五定班列以及俄罗斯滨海一号等海陆通道,以及不断推进的对俄农业等跨区域经贸合作都已成为整个远东地区经济发展的热点。

在这一背景下,地处中俄边境,与俄西伯利亚大铁路相连,并直面俄远东第一大港口的绥芬河综合保税区迎来了发展的“*金期”。据绥芬河综合保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年综保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4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45.38%;过货量突破万吨,较前一年增长.46%;全口径财*收入完成万元,同比增长%。

进入年,俄罗斯国内经济重心继续向远东地区转移,俄远东自由港、超前发展区战略等项目的不断推进,可以预见,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将会承担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更多工作,并成为两国合作的重要平台。

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