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浩特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环球旅行实操newFAQ [复制链接]

1#

我们的世界地图|*色标记是这次旅行去的地方。

各位,

看着这张地图,

你们会不会觉得这是世界好像没有那么大?

旅行开始之前,我就有一个想法,像其他的中国的环球旅行者一样,成为一个例子,通过我的旅行经历、数据和照片,证实这样一种可能性——通过自己的工作存款,持中国护照进行一次环球旅行并安全回国是完全可以操作的。我也希望能通过分享,帮助到更多的人出门旅行。如果各位有其他具体问题,或者有朋友想实际操作一下,可以给我留言。

旅行结束前后经常被问的问题是:

简单描述一下你们的旅行。

你们去了哪些国家?

你们这次环球旅行的花费是多少?

在你们旅行前,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你们为什么会想到进行这样一次长途旅行?

你们通过这次旅行有哪些收获?

下面,为大家挨个回答。

问:简单描述一下你们的旅行。

答:我叫凤仪,笔名萧贰风。年6月5日,我和我的妻子/朋友/侣伴/首席墩子嘉佳从成都出发,开始了我们的环球之旅;年9月20日,我们从达拉斯飞到了北京,结束了我们的旅行。我们一共背包去了五个大洲的42个国家(包括中国),耗时天。路上遇到了各个国家的背包客,从旅行的方式(同一国家不连续停留超过2个月)和耗时上来看,我们的旅行时间算比较长的。

问:你们去了哪些国家?

答:很多朋友误以为我们把世界走遍了,其实还差得很远很远。目前世界上有个国家左右,我们这次旅行去了42个(包括中国)。我按到访顺序和大洲进行了分类和排列(*表示这次旅行中第二次入境):

亚洲

Asia

中国,蒙古,俄罗斯

China,Mongolia,Russia

欧洲

Europ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捷克,德国,比利时,法国,西班牙

Estonia,Latvia,Lithuania,Poland,CzchRpublic,Grmany,Blgium,Franc,Spain

非洲

Africa

摩洛哥,埃及,坦桑尼亚,马拉维,赞比亚,纳米比亚,南非

Morocco,Egypt,Tanzania,Malawi,Zambia,Namibia,SouthAfrica

亚洲

Asia

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中国*

India,SriLanka,Malaysia,Thailand,Indonsia,China*

北美洲

NorthAmrica

美国,墨西哥,古巴,墨西哥*,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

thUnitdStats,Mxico,Cuba,Mxico*,Guatmala,ElSalvador,Honduras,Nicaragua,CostaRica,Panama

南美洲

SouthAmrica

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巴西,哥伦比亚*

Columbia,Ecuador,Pru,Bolivia,Chil,Argntina,Uruguay,Brazil,Colombia*

北美洲

NorthAmrica

美国*

thUnitdStats*

之所以中国也包括在内,是从我们旅行开始后,因为我们合计花了两个半月的时间在中国。第一段主要是骑行青藏线;第二段是绕回亚洲时回国办理信用卡、买露营用品。

是的,笔者之前不用信用卡,渊源较深。笔者有驾照没有信用卡,笔者的墩子有信用卡没有驾照。没有经过任何商议,我们都决定回国办信用卡,信用卡比驾照来得快。

问:你们这次环球旅行的花费是多少?

答:考虑到大多数朋友只需要的一个估算值,我就根据我的电子表格合计了一下以下各项,供大家参考(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旅行开支仍然在统计当中)。

旅行总开支:,元。其中,

签证:15,元,占比5.00%

大额跨境交通:40,元,占比13.33%

主要旅行物品:00元,占比6.67%

签证,大额跨境交通,及主要旅行物品

合计:75元,占比25%

旅行使用的资金来%来源于我们自己的积蓄,在旅行中也没有参与任何工作。

问:在你们旅行前,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答:主要是存钱、路线规划、申请签证、购买旅行物品。具体如下:

存钱

这个算是最基础和重要的准备吧,尽管不用特别去做什么。创建一份电子表格,列出每个月的固定和非固定的开支和收入,表格自动计算当前积蓄,以方便自己了解当前的存款情况。必要时,可以对比一下某两个月之间的数据,看有没有非必要性的开支,以便即时做出调整。

路线规划

根据签证办理的可能性,我们看着谷歌地图,制定了一个大致的方向,并且可以有两种路线:

a)环形路线:从亚洲出发,到欧洲、非洲,到南美洲,再到北美洲,最后回亚洲。

b)字形路线:从从亚洲出发,到欧洲、非洲,绕回亚洲,再去北美洲和南美洲,最后回亚洲.

实际操作,我们在离开非洲的时候,选择了绕回亚洲,也就是第二种路线。

申请签证

主要是美签和申根签,其次是俄罗斯签证。在年3月下旬递交美签的申请之前,我们零零散散地花了一些时间准备申请材料,面试后的第3天,拿到了美签;年5月底递交申根签证的申请,同样之前零零散散花了一些时间准备申请材料,递交材料后的第4天,拿到申根签。俄罗斯的签证是通过旅行社获得的:离开成都后,我们按计划去环青海湖骑行,在西宁的时候,在网上找了一家旅行社并把护照快递给了他们,由于当时赶上端午节,年6月7日快递护照,到7月1日才收到获得签证的通知。

具体实施的可能性就是:拿到申根签和俄罗斯签证,凭借俄罗斯签证办理蒙古的过境签;经蒙古进俄罗斯,从俄罗斯进欧洲,持申根签一路到西班牙,再到摩洛哥(在我们出发前一个月,中摩实行互免签证);持美签进美国,以及拉美多数国家(持美签免签);其他绝大多数国家签证都可以在第三国申请、或落地签、或网上办理电子签证。

实际旅行时,签证的办理情况可以跟路上的遇到的旅行者保持联系、互换信息,最终需要去使馆或领馆确认。

购买旅行物品(主要项)

背包

OspryKyt66L和OspryAthr70L

相机

佳能G5X

本身有1部佳能D及2个定焦镜头

EFS24mm/f2.8STM和EF50mm/f1.8

从非洲回到亚洲后,分别在吉隆坡和国内增加购买了一些物品:

相机

a)索尼RXM3

之前的卡片机在西班牙不幸被偷

b)索尼FDR-X0R

主要用于潜水

电脑

小米Air13.3i7

平板电脑跟相机一起在西班牙被偷

露营用品

a)双人帐篷

20D硅涂,含配件1.8kg

b)羽绒睡袋

80%白鸭绒,蓬松度,充绒量g

这里只是购买的最主要的旅行物品。旅行携带物品项还有很多,如果有需要,我之后列一个较为完整的清单。另外,以上露营的用品不足以抵御巴塔哥尼亚的低温,之后我会补充说明。

问:你们为什么会想到进行这样一次长途旅行?

答:在旅行之前,我在一家培训机构教英语口语,我妻子在一家韩国企业做销售工作。我们分别在年3月和4月开始在成都工作。工作了半年,考虑到一直工作,会很容易陷入到”努力工作、升职加薪、继续努力努力工作……“的循环状态而虚度了光阴,同时又考虑到了解自己是否喜欢一份工作并值得继续做当前的工作本身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我们决定设置一个节点,做一次停留——可以理解为间隔年吧。

很自然地,就想到了停留的时候可以进行一次长途旅行(我们俩本身大学毕业后也都有过间隔)。当时,也很偶然在网上看到有人背包环球旅行并且费用不是很高,于是,我们粗略计算了旅行可能需要的费用、每个月可以有的固定积蓄、获得签证的可能性,发现:工作两年半,我们的积蓄完全足够进行一次1年甚至1年半的旅行;只要获得申根签证、美签,其他签证都不是很大问题。刚好加上已经工作的半年时间,一共就是三年,也好给自己一个交代,于是就这么定下来了。既然要playhard,当然也要workhard,加上我们本身都挺喜欢自己的工作,所以很愉快、充实地度过了剩下的两年半。

等到年6月初,我们交接完了所做有的工作,租房合同也如期解除,我们把几乎所有家当打包放进了五个收纳箱交由成都的朋友帮忙照看,顺利申请到了美签和申根签——一切都按我们预想地发生着。年6月5日,我们离开了成都,开始了这一次长途旅行。我们第一个半月花在了国内,一边等待俄罗斯签证出签,一边去沿青藏线骑车去了拉萨。年7月21日,我们从二连浩特坐大巴入境蒙古——出境后的第一个国家。

后来,由于预算控制得很好,加上想去的地方很多,我们把旅行延长到了两年零三个月。

问:你们通过这次旅行有哪些收获?

答:大家经常问我们旅行的收获是什么。每次问到,我都不能很好地答上来。很诚实地说,我坚信——旅行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的,就像阅读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样。相比收获而言,旅行对于我们而言,更多的是一种体验,我们愿意花一大段时间和自己的所有积蓄获得一次这样的体验。旅行中,我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地球上另一部分人和他们的生活,与全球各地的人有交流并结识了各地的朋友,还有机会看到一些很特别的绝美的风景,这些对我们来说,已经很宝贵了。如果一定要概括一下精神上的收获,我想旅行肯定了我们之前的一些想法,也粉碎了我们的一些固有的观念,让我们思维更加开阔,也让我们更加勇敢。但以上这些,如同体能耐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一样,也可以通过非旅行的方式获得。

最后,奉上笔者最喜欢的笔者和笔者的墩子的照片一张。

三轮车自驾环游斯里兰卡途中

下一篇,我正在考虑的主题是:

旅行是否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很高的英语水平

如何控制这种长途旅行的成本

有哪些地方是我们逢人就忍不住想推荐的

带小朋友去哪里看动物

旅行中的特别想讲给你们听的故事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