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5年内实现“无矿市”
7月9日上午,按照《河北省化解过剩产能集中行动方案的紧急通知》要求,张家口市在蔚县百安矿业有限公司三矿举行年第一批煤矿关闭退出行动启动仪式,现场对蔚县百安矿业有限公司三矿井筒进行爆破,对井口进行封闭,并设立“永久封闭碑”。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严守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强力推进小煤矿关闭整合进程,全市小煤矿数量从处减少到目前的72处,煤矿安全生产整体形势得到持续稳定好转。按照全省化解过剩产能集中行动的统一部署,我市今年第一批集中关闭6处煤矿矿井,退出产能万吨,年底前全市还要完成10处矿井的关闭任务。
另悉,我市计划到年退出煤矿65处,退出产能万吨,力争在五年内实现“无矿市”的目标。
河北5年内将关停60%钢铁企业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省长张庆伟表示,到年,河北省钢铁产能要压减到2亿吨以内。他表示,这意味着有60%的钢铁企业要关闭、整合,但目前河北省*府已经制定出详尽方案。
张庆伟说,河北省*府已部署“工程”,即到年,要减产万吨钢铁、万吨水泥、万吨燃煤和万重量箱玻璃。
重工业如何自救?
员工何去何从?
全球钢铁产量“中国第一,河北第二”。钢铁无疑是河北省的第一大支柱产业。近年来,河北钢铁行业的萎靡,直接导致该省GDP增速下滑至全国倒数。
张家口借“申奥”转型
地处环北京贫困带,张家口的发展一直都是个问题。在河北省的发展中,张承地区由于生态环境和区位等因素,一直是被边缘化的地区,在河北省各个地级市的经济排名中处于底层。
但是,在申办冬奥会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双重机遇之下,张家口的发展潜力不小。与北京共同申办冬奥会,使得两地之间的互动联系开始增强,而为了赛事项目在两地顺利举行,北京和张家口之间的一些互联互通项目也逐渐落地,比如京张高铁八达岭段可研获国家发改委批准。
河北省长张庆伟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和张家口联合申办冬奥会等,为河北省打造新的增长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同时,张家口自身的发展也需要解决老问题并探索新道路。张家口的产业升级要加快,还要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张家口原来是传统工业基地,老工业需要改造升级,同时还要发展绿色能源、生态农业等循环经济。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之下,京津冀一些不发达地区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张家口作为后发地区也有自身后发的优势,在生态-产业、低碳经济等方面有发展空间。
除了申办冬奥会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张家口还面临“一带一路”的机遇,该战略下的中蒙俄经济走廊将把京津冀、东北和内蒙古等地区与蒙古国和俄罗斯相连接,为这一地区的发展注入活力。中蒙俄经济走廊正是要打通从华北、东北连接蒙古国和俄罗斯最终抵达欧洲的通道,参与规划编制的一位专家说,这条通道自然包括河北。
随着京张之间互联互通的建设,从京津通往二连浩特到蒙古国和俄罗斯的道路将更加通畅,张家口也将成为其中一个节点,在京津冀区域发展中它也成为新的力量。
新闻多一点
宣钢职工安置部署
河北省*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做好化解钢铁煤炭等行业过剩产能职工安置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做好化解钢铁煤炭等行业过剩产能职工安置10项措施,运用市场机制和帮扶措施统筹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维护好企业和职工双方合法权益,促进失业人员平稳转岗就业。*策实施期限暂定为至年。
◆◆◆
过剩产能职工安置10项措施如下:
1扩大援企稳岗*策
支持企业内部挖潜分流安置,企业承诺不裁员、少裁员的,按规定落实失业保险援企稳岗*策。企业连续缴纳失业保险费5年以上的,可同时享受社会保险补助和岗位补助,单独享受社会保险补助的,可将社会保险补助人数由最高不超过企业实际参加失业保险人数的50%提高到%。企业未参加或欠缴失业保险的,按规定补缴失业保险费后,可享受相应的援企稳岗*策。
2实行内部退养
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再就业有困难的职工,在自愿选择、企业同意并签订协议后,可实行内部退养。由企业按规定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个人缴纳部分由职工继续缴纳,并按月发放基本生活费,达到退休年龄时正式办理退休手续。
3实行等待退休
对因破产等原因无企业主体并无出资控股企业的,依法与职工终止劳动合同,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职工,可由职工自愿选择领取经济补偿金或等待退休。
选择等待退休的人员,在企业主体消亡时,企业在偿还拖欠的职工在岗期间工资和补缴欠缴的社会保险费的基础上,应一次性留足本人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基本生活费,由当地*府指定机构按月代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代发基本生活费,个人缴纳部分由职工继续缴纳,达到退休年龄时正式办理退休手续。
对内部退养和等待退休继续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人员,企业和个人可不再缴纳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费。
4给予特定*策补助
对化解过剩产能企业“”人员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给予适当补助,所需资金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
5鼓励优势企业兼并重组
支持兼并重组后的企业吸纳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对吸纳原企业职工达到30%以上的,以及地方国有企业组织化分流安置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的,各地要给予*策倾斜支持。
6促进转岗就业创业
企业招用化解过剩产能企业失业人员的,给予企业每人0元的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对有创业意愿的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和失业人员,免费提供一次创业培训,有针对性提供创业指导、项目推荐和跟踪服务。初次创业的,给予不超过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创办小微企业3年内租用经营场地店铺的,给予场地租金补贴,按规定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和创业孵化服务。所需资金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
7失业保险支持就业创业
对参保失业人员,按规定支付失业保险待遇。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5年以上的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根据其缴费年限,可给予不超过6个月的职业介绍补贴,标准为本人月失业保险金的50%;自主创业的,可一次性领取剩余期限的失业保险金。
8大力开展职业培训
对企业为促进职工转岗安置开展的职业培训,可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对失业人员和长期停产职工,要普遍开展转岗培训或技能提升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对其中的零就业家庭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在培训期间可按规定给予一定的生活费补助。
9运用公益性岗位等服务措施托底帮扶
对化解过剩产能涉及企业,各地要提前介入,摸清拟分流职工底数,了解就业需求,制定再就业帮扶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和*策咨询。
对拟分流安置人员在人以上的,要举办专场招聘。对就业困难人员要建档立卡,提供“一对一”就业援助,开展跨地区就业信息对接和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对其中的就业困难人员可按规定给予一次性交通补贴;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的,按规定给予不超过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和适当的岗位补贴;从事灵活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对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实现就业的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人员,可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予以托底帮扶。
10妥善处理劳动关系
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吸纳原企业职工的,继续履行原劳动合同。发生合并或分立等情形的,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企业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经与职工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职工在企业合并或分立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在现企业的工作年限;职工转岗安置或内部退养的,双方协商一致后依法变更劳动合同,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企业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应提前30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职工的意见,并将裁减人员方案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报告。
企业与职工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应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偿还拖欠职工在岗期间的工资,补缴欠缴的社会保险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