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浩特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最近的香港等一些事情上我们该看到点什么 [复制链接]

1#
近日以来,香港的一帮废青们用一出出*尸横行的戏码上演了一场“一国两智”“港人乱港,高度自乱”的大戏,给内地群众们进行了一次十分深刻的社会主义现实教育。然而众多自由派野生经济学家和古墓派公知们却坚持选择性无视,继续向信众鼓吹他们的理论,甚至还有个别人强行把问题七扭八拐地扯到中央*府身上,这份坚强的信念和睁眼说瞎话的精神真是令人佩服。关于分析香港问题的文章,我看过很多讲修例的,讲房价、物价等生活成本的,也有一些讲回归沿革、民主弊病的,或多或少都说的有些干货,但说实话讲产业结构的很少,就更不用说切中问题的根源了。香港过去的崛起,伴随着很多特殊的历史机遇。上世纪后半叶,美国为了能在冷战中战胜苏联,不断把产业链的中低端部分送往东亚地区,并通过产*一体化等手段维持自身在产业链中的高端地位,通过在整条产业链上一次次卷入更多工业人口的方式,制造更大的经济蛋糕,再不断利用丰富的金融工具掠夺利润,最终实现冷战的胜利。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日本、四小龙还是我国大陆地区,都无一例外地利用了儒家文化熏陶下易集权的特质,采用集中产业*策加入这一产业链结构中,并层层吸取上一级的资本力量,日本用美国资本,四小龙用日美资本,我国大陆用日美及港台资本,实现了产业、技术、人才、资本的原始积累。同时在改革开放之前,由于西方对我国采用的封锁*策,香港作为大陆的一个通气孔,成为一些物资、资金、人才的流动通道,更是从大逃港中获得了许多廉价劳动力,打下了发展的基础。而且从改革开放初期到回归后的一段时间,香港的金融资本通过屡次与大陆方面的博弈,像美国分取世界经济蛋糕一样,从大陆的发展中切走了大量利润,李嘉诚李首富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从十亿身家跃升到了千亿级别,四大家族中的其他几家以及各路航运、服务业富豪们也基本都是这个套路,并不断用所谓的自身努力以及自由、民主、资本主义、英美法系等所谓体制优势的说法来忽悠大陆民众,制造一种现代版宗教式神话。然而瞎话说得多了是有代价的,尤其是当香港已经一步步放弃制造业,服务业占经济比重高达90%以上的时候。如果你读过我的为什么说绝对的自由主义是*扯,贸易战究竟在打什么这篇文章,就该知道一个基本概念,广义制造业(也既第一、第二产业的总和)是经济的造血机,而广义服务业则是经济的循环机。没有循环系统,身体固然无法保持健康,但如果没有了造血功能,就要“死”人了,除非……是靠体外吸血。香港目前就处在一个吸血状态,在一、二产业都严重萎缩的情况下,衣食水电基本都靠大陆供应,而且就算这样还不闲着,国家搞广深港高铁还要硬生生把香港部分的造价抬高到每公里一个亿,充分发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瞎TM加价的主观能动性,堂堂一个人均GDP近5万美元的发达经济体,基尼系数高得和发展中国家一样,恩格尔系数也和大陆整体上的差不多,仅仅千尺(90平方米)的房子可称豪宅。就香港这样的贫富差距程度,前几个月我还看见有文章在吹香港怎么美好,甚至反过来指摘大陆和中央*府的不是,那些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策,这些人是真不知道在干嘛,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其实不只是香港,但凡是那些服业务占比过高的地区或国家,都普遍呈现出这种贫富差距过大、物价离奇的情况。反而是坚持保证制造业占比的地方,都相对更加稳定,还是拿提到过的各东亚国家和地区为例,在制造业占GDP比重上,中国以29.34%高居世界第一,日本是21.05%,韩国27.57%,新加坡17.97%略低一些,但是新加坡扼守马六甲海峡要道,目前为止依旧拥有地理优势,不像香港从改开之后就逐步失去了通气孔的作用,而且新加坡长期实行抑制房价的*策,确保了经济稳定性,这一点是古墓派公知和野生经济学家们从来不提的。当然也可能有人拿英美举例,比如美国的制造业占GDP比重只有11.60%,英国更是低至9.20%。关于美国的部分我建议还是去看我的文章为什么说绝对的自由主义是*扯,贸易战究竟在打什么,而且再自行了解一下从奥巴马时代开始一直到现在的川普*府对美国再工业化做出的努力,虽然效果不是很明显,比如郭台铭先生当初热火朝天地要去美国建厂,结果招工3万,应聘者不足3千,而且还不能全都符合条件,想要把工厂转型成研发设计中心,却到现在也音信全无,但好歹可以从这个过程看到美国的基本态度与努力方向。至于英国……我就懒得说英国脱欧的破事搞得有多像牛皮糖了,另外还有苏格兰闹独立啦,北爱尔兰的问题啦……最近我还看到有人在吹新上任的小金毛怎样怎样,就以现代*治的复杂以及英国议会的那个尿性劲儿,他一个人能决定得了什么?而且英国*府也是希望再工业化的,戴森的CEO能够成为新一代英国首富,不知道他们有多高兴,当然老百姓未必有多大感觉,毕竟英国还是个王室实际控制财富占比极高的国家,也就只有沙特王室能够完胜他们,老百姓能指望着把伦敦地铁的空调全装利索就很好了。而且我要特别给大家指出一个一提到*治经济制度就容易被忽略的国家——德国。德国的制造业占GDP比重是20.66%,虽然没达到他们*府制定的维持在25%以上的目标,但绝对是保证他们身处工业强国及一流发达国家行列的基础。另外德国是一个实行金融抑制*策的国家,因为他们很清楚金融是一把双刃剑,就好像火一样,适当的火可以烧饭煮菜取暖,但烈火却会焚林焚屋焚城。在这一点上我国长期是向德国学习的,同时包括对楼市、股市的抑制,但一些相关的投资从业者只会有意无意地忽视这个问题,仅仅单方面强调*府权力对经济如何有害,从来不讲资本权力一旦能随意使用,可以造成多么巨大的破坏,撕裂社会。因为归根结底,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虽然有极端强大的造富效应,但这种富是万中无一的,和绝大部分老百姓都没有关系,甚至这种富本就是由于财富自由流动下马太效应式的聚拢,富者愈富,穷者俞穷。反而是制造业才能将财富散发下去,尽可能地惠及更多的老百姓,让财富真正在全社会流动,形成经济的繁荣。而足够大体量的社会总体财富,才能打造足够强大的科技与*事力量,以确保更大程度的国家与社会安全,形成双向互动式地正向进步。正因为此,我国才会呈现出与许多国家的富人—穷人二元型结构不同的*府—富人—穷人三元结构,用*府持有大量财富的方式制衡资本力量,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基建把财富以实物的形式分配给穷人使用。例如我们无处不在的4G信号塔,例如我们的公路、铁路、桥梁、隧道,还有与之相匹配的运输工具——船舶、各式机车以及即将到来的大飞机。没有这些信息与交通基础,马云又怎么会积累起首富级的财富,并运用这份财富的力量去协助国家填补老少边穷地区的教育和医疗空白。而且这些基础的构建,都是国企们的功劳,结果国企要么是因为垄断性利润被说成与民争利,要么是因为低利润、零利润甚至亏损经营,被说成经营不善、吃财*补贴,合着只要公知和经济学家们想证明你是错的,就连你的存在都是一种错误,这帮人也不拿镜子自己照照,如果整天以圣人的标准去衡量他们,他们算是个什么东西?反倒是一些西方国家不断把这些涉及到民计民生的东西交给民间资本运营,结果就搞出了像今年纽约接连大停电的事情,还有类似葡萄牙电力公司因为经营困难不得不接受三峡集团入股成为最大单一股东的情况……当然他们把供电交给我们还是很安全的,毕竟我们不像某些灯塔国家,动不动就要在粮食问题上做文章,如果我们不是靠中粮集团及各级*府稳住食品价格与供应,香港一度高达百元的猪肉不知道吃起来有多“香”。那么说回头来,公知和经济学家们为什么非要罔顾事实地坚持他们那些脱离事实的言论呢?除了一部分人可能拿了境外的资助在搞“活动”外,还有其他的什么解释呢?当然有了,就是打着反*府的旗号收割信众嘛~毕竟通过立个可攻击的靶子来反向塑造信仰共同体,是人类史上众多野心家们屡试不爽的办法,具体竖什么靶子、究竟合不合理都是不重要的,只要靶子立起来就一定会有人信,就像现在还有人不相信进化论而相信上帝造人,甚至有人相信地球是平的,以及美国的阿波罗登月是摄影棚里拍出来的、是阴谋等等。反正他们就是试一试,万一成功了呢?比如基督教最初的发展就是这么来的,那可是曾经长达千年的极致权力,多么令人垂涎。然后当共同体建立起来,就可以卖东西了,小的有化妆品、保健品、茶叶、“健康”食品,比如*先生卖过的块一只的笨鸡、块一斤的绿色牛肉,大的则有各类课程以及各种资产和伪装成资产的乱七八糟的东西。而且信众们很难从这些迷局里跳出来,毕竟多数时候是真的得到东西了,只是究竟值不值那个价格很难分辨,特别是买了各种资产的,明明是在进行一种投机行为,却被忽悠得以为自己是价值投资,毕竟“投资”和“投机”用粤语说来是那么的像。当然也有一些发现被骗后转身成为骗子的,我有一个大学同学就是这样,然后他现在上了老赖名单……不过反正这些人也不要脸了,贾跃亭还不是一直“马上就回国”但永远在马下么。就算没有利益可供收割,至少还能收获万众瞩目的满足感,就像郭德纲举过的例子,一个普通人去跟火箭专家说“我觉得火箭应该烧煤,而且是水洗煤”,只要专家看他一眼,他就仿佛可以在精神上从蝼蚁变成大象,骂*府当然是比骂专家更容易达成这一目标了。(可惜最近德云社的年轻一辈挺作妖的,白瞎了老一辈的努力)说回到香港废青上,他们其实也在搞这样一套东西,据说还号称要跟中央谈判,好像凭他们不慎把酸性液体泼到自己身上就大喊“警察救我”的那两下子,能跟中央划江而治似的。不过他们这个是真的拿了钱了,不清楚情况的读者可以自己找找新闻,而且还有各种后备物资则是从台湾运过去的,所以明明是香港在动乱,结果大陆却先后对台湾动手,限制了赴台自由行,又禁了金马奖,毕竟一旦香港这边不能发挥作用,美国打台湾牌是必然的事情,况且台湾又总是那么不老实。当然香港再乱也就是这样了,前两天央视说“当前最急迫和压倒一切的任务,就是止暴制乱,恢复秩序”,深圳这边也预备了1万2千人的部队,但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把队伍开过去,反而还在昨天把香港的大资本势力都点名一遍,其实这就是在敲打他们。因为除了国外的力量,以李嘉诚为首的那帮家伙才是这次动乱的最大推手,他们为了确保香港能够永远处在他们的控制和压榨之下,已经不是第一次试图跟中央谈条件了,只是他们低估了中央*府的力量,以为像香港自己的*府那样好拿捏。而且中央的话其实带有很强的威胁性,就是如果你们香港*府不能自己把事情摆平,等我们的力量进去,再想让我们撤可不是那么好撤的。“一国两制”要是真的不得不走向“一国两智”,什么五十年不变的约定并不是非得死硬遵守的,只不过有些道德代价、历史代价罢了。说到香港的资本势力和中央*府谈条件,要提一句港珠澳大桥,这个桥本来的设计是要联通深圳的,但被他们极力阻止了。因为一旦有了这个桥以及前面提到的广深港高铁,再配合上整个大湾区的规划,长期来讲就是要剥夺香港的原有地位,毕竟这帮精英集团二十多年了还是屁股在外不接受改造,那干脆就让香港回归历史的小渔村地位好了,反正也没有什么制造业,航运、金融这些东西都是可以由广、深乃至上海替代掉的,这已经不是一个香港的GDP就能占全国1/6的时候了,区区2%终究割舍得起。上海的临港就是替代方案之一,所以这两天已经有人试图质疑、否定它了,只不过手段用得挺隐晦,居然在说什么不应该搞“自贸区”而该搞“自由区”,想通过你说左转他就左满舵的方式来搞破坏,这个操作可以奖励一朵“小红花”。对,我说的就是某位房产届的大佬,自己跑到柬埔寨买了块地开发,然后反手卖给信徒们,周围连点像样儿的工商业都没有,倒不是说买了这里的房子一定没机会赚钱,但这本质上就是传销骗局、击鼓传花,知道自己是在投机的还行,不知道的……而且他和他的信徒们本质上玩的是一套把个人变身成银行的炒房游戏,借遍网络贷、信用卡以及亲友们的钱,杠杆上到飞起,试图以负债推高房价,国家不压着这帮人,上世纪末的日本就是前车之鉴。如果读者们觉得不好理解的话,那请你想想,所谓银行不就是从各类储户手里借钱再投资出去么?史上最早的银行其实就是个人形式的,bank这个词开始是指银行家办公用的那张桌子,后来银行逐步发展成为机构,但也一都直是非*府性质的,比如曾经的圣殿骑士团,直到罗斯柴尔德家族膨胀得令欧洲各国心惊,国家央行才应运而生。说这些东西,不是为了妖魔化房地产,尤其是地产业在过去一二十年里发挥了重要的经济作用(主要指实业也既非金融部分),带动了大量行业的发展,也容纳了大量的就业。但从投资的角度说,现在局面已经有所改变,一线城市以及二线核心区域或许还有十年甚至更长的*金期,可是后面的城市就不好说了,至少我从没听说有人想去二连浩特买几套房子投资一下,如果你知道二连浩特在哪的话……况且香港就是个地产业过度发展限制了社会前进的例子,利益的驱使让一帮地产大佬们把手狠狠地插进了“数码港”的计划里,生生把科技发展变成了继续炒地皮,明明经济发展上领先了那么多步,结果却是旁边的深圳抓住机会成为了“红色硅谷”(目前的一种说法),华为、大疆、腾讯,等等等等。同时还要说明的是,限制并不等于一刀砍死,新加坡也有房屋交易,德国也有股市,不要像鲁迅先生说的“一见到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只是有些人可能杠杆加得太高了,一旦面临*府使用小范围金融爆破的情况时,很容易像08年次贷危机中的雷曼兄弟那样死掉。(雷曼兄弟是一家大银行,杠杆加了70倍)或者还有些人可能是真倒霉,成为了“治病”过程中的代价,但现实就是没有绝对的完美方案,*治本就是在各方面出现利益冲突时为了避免流血而诞生的权力体系,它是主观设计与客观演化相结合的利益分配方案,部分的不公平是必然的也是应该得到允许的,不计成本地追求完美才最容易导致不完美。至于公知和经济学家们说的*治与经济应该分开看待……呵呵,不知道他们把脑袋砍了心脏挖了,身体还能不能活?任何国家,*府从来都是经济的重要且最大的参与者,从!来!都!是!说到最后,说几句其他国家和地区。首先是日韩贸易战。这俩国家虽然总放在一起说,但其实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日本的经济体量是韩国的两倍还多。只不过他俩在一些产业中占据相似的生态位,在目前这个低增量、大存量的世界博弈格局下,中美两国都在重整产业链,无论最后谁胜谁负,或者是双循环,日韩都很难同时保持存在,既然迟早必有一战,体格大的日本就先动手了,跟扯皮了几十年的民族主义没一毛钱关系,那就是个噱头。而且他们这一开斗,都开始向中国寻求帮助,至少也是寻求产业上的支持,怎么说呢,鹬蚌相争……是吧~况且说不定就都活了呢?倒是台湾那边的台积电,始终很清楚自己就是个产业链上的环节,所以就算美国拼命封锁华为,他们也坚持没有断供,算是留了几分香火情,毕竟就连韩国、菲律宾、澳大利亚都已经拒绝美国的中程导弹部署了,一座肚皮底下的小岛,挣扎又能挣扎多久呢?至于中美,多的不好说,反正双方之间的贸易量都已经退到了各自的对外贸易量第三,我们的一二名分别是欧盟和东盟,美国的则是加拿大和墨西哥,呈现出一种欧亚联合对抗美洲联合的态势。不过彻底脱钩肯定是不可能的,就连中世纪基督徒跟穆斯林打得昏天黑地的时候,两边民间还做生意呢,无论怎么打,人也是要恰饭的,只是重新分一分大家碗里的饭罢了。本期完~往期阅读:为什么说绝对的自由主义是*扯,贸易战究竟在打什么从古代的宵禁简单说说气候、地理、生产力、货币与生产结构

如果喜欢本文,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