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浩特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观点深挖万里茶道文旅潜力赋能中蒙俄泛 [复制链接]

1#

万里茶道从年中国与俄罗斯签订《尼布楚条约》开始到年结束,是古代中国、蒙古、俄国之间以茶叶为大宗商品的长距离贸易线路。万里茶道沿线覆盖多个城镇,全长约1.3万公里,起自福建崇安,一路向北从伊林(今二连浩特市)进入今蒙古国境内,经库伦(今乌兰巴托)抵达中俄边境口岸恰克图,继续向北进入今俄罗斯境内,由东向西,直到莫斯科、圣彼得堡等主要城市。万里茶道传播着文化交流和合作共赢的理念,是连接中国江南农业文明、北方草原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文明交融互鉴的渠道和平台,促进了中蒙俄经济的互通和发展。万里茶道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蒙俄和国内沿线省份之间实现经济双循环搭建了良好的沟通桥梁。在中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提出之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与蒙古国的“草原之路”、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实现了良好的对接,从而形成了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和中蒙俄泛口岸经济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一、泛口岸经济发展中,文旅赋能的重要性

1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万里茶道”是古代中蒙俄各族人民文化交融交流的重要纽带和桥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万里茶道又以新的、更高级的形式出现——中蒙俄经济走廊,这既是历史的延续,也是新时代的发展和创新。二连浩特打造出“茶叶之路”文化品牌,举办了多届“二连浩特中蒙俄经贸合作洽谈会”;行驶在满洲里口岸上的中欧班列已成为当地一张崭新名片,为中蒙俄沿线的旅游发展注入了活力;已经连续举办八届的中蒙俄万里茶道城市合作会议已是硕果累累。在“一端连着历史,一端指向未来,一端连着中国,一端通往蒙俄”的对接中,万里茶道沿线地区的古老文明和传统文化必将焕发出新的活力,以文明和文化的交融交流促进沿线口岸经济的发展。

2

以文化交流促进地缘政治的互信合作

以内蒙古之稳守卫边疆安全,拱卫首都安全。就目前国际格局和发展形势分析,特别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军事冲突以来,中蒙俄的紧密合作对中国乃至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密切加强与俄罗斯、蒙古国双边关系不仅对中国的北部边疆稳定、实现富民安边战略具有现实意义,也符合俄罗斯和蒙古国的发展利益。未来必须在维护相关国家共同经济利益的基础上,加强人文交流,建立安全信任机制,促进区域内的互联互通建设,以文化交流和政治信任促进经济发展。

二、文旅赋能泛口岸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

中蒙俄三国人民共同认可的文旅产品较少

中蒙俄的民间交流较为缺乏。没有民间的水乳交融,在经贸和政治方面就很难有充分的互信合作。能够促进三国人民心心相通的文旅产品非常稀缺。万里茶道所承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而且雅俗共赏,能够唤起中蒙俄人民共同的文化记忆,促进三国人民民心相通,增进互信,夯实民间交流合作的基础,有利于中蒙俄文旅经济的互动发展。

2

中国与蒙古国的民间交流有待加强

在中蒙贸易中,中国从蒙古国进口的主要是资源型产品,致使部分蒙古国人民认为是“丢失资源的亏本生意”,导致蒙古国民众对中蒙文化经济的交流产生一些抵触心理。两国民间交流的缺乏也加深了中蒙两国人民的误解。内蒙古作为我国向北开放的桥头堡,在促进中蒙文化交流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相比俄罗斯,我国和蒙古国由于在历史上有一定的渊源,主要城市的空间距离也比较近,两国民众的互动往来比俄罗斯相对要好一点,但仍然有待加强。

3

中俄文化交流内容单一

热度不够,旅游业活力不足

中俄文化交流多以官方和半官方为主,民间交流热度不够,主动性差。交流内容单一,以教育、文化、科技、旅游等为主,比如留学,出国考察等。近几年由于疫情影响,本来就不太旺盛的中俄旅游业更是雪上加霜。虽然国家大力促进中俄在艺术、影视等高价值文化产品等方面的交流,但成效一般。另外,俄罗斯政府治理方面的问题也对中俄的文化互动和经贸合作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中国商人在俄罗斯被抢、遇袭,或陷入纠纷等报道屡见不鲜。

三、“万里茶道”文旅赋能中蒙俄泛口岸经济发展的建议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交流互鉴、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聚焦“万里茶道”这一文化和旅游品牌,挖掘展示沿线地区文化旅游优质资源,促进沿线地区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助力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文化旅游市场快速恢复发展,赋能中蒙俄泛口岸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1

开展“万里茶道”文旅主题系列活动

通过举办系列活动,进一步宣传内蒙古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在全社会营造支持旅游、参与旅游的良好氛围,提振文化和旅游行业发展信心。一是促进沿线地区文化旅游战略合作。全面展示沿线地区文化旅游合作成果,探讨新形势下沿线地区文化旅游合作的新领域和新途径,推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文化旅游战略合作,力争走出一条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和合共生的发展新路子。二是打造“万里茶道”文化旅游品牌。以茶文化游为主题,融合沿线地区风土人情、文物古迹等文化旅游资源,培育万里茶道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形象,推动“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程。三是助力沿线地区文化旅游振兴。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大力弘扬“一带一路”倡议精神,推动文旅、茶旅、农旅、商旅等多领域联动,实现文化交流互鉴、旅游合作共进、人员互相往来,助力沿线地区文化旅游市场全面振兴。

2

以城市为依托,打造“万里茶道”国际品牌形象

城市是万里茶道的灵魂,也是万里茶道文化与精神的承载。万里茶道的发展必须在依托中蒙俄三国的基础上寻求与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多元合作,因为茶产业正在成为绿色发展不可或缺的产业领域,在扶贫减贫、低碳发展、妇女就业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共生中求发展,在共享中促繁荣,应该成为万里茶道更大的格局与视野。万里茶道沿线上有多座城市通过“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有机串联在一起,互惠共赢延续了两个半世纪。古老的万里茶道在今天获得了新生,这条线路在扩大中蒙俄旅游交流、向国际市场推广三国旅游产品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要不断完善、丰富融媒体平台建设,并面向城市进行针对性服务输出。推进与中国网、新华网、央视等重量级央媒的合作,重点加强专题、视频、直播、海外宣推等方面的传播推广。同时,通过“寻访万里茶道”行动的有序展开,形成多视角、多平台、多手段共同作用下的社会热点,全面提升万里茶道的社会影响与认知。

3

推进“万里茶道”申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年3月,“万里茶道”被国家文物局正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申遗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中国、蒙古国和俄罗斯加强“万里茶道”申遗上的合作,不仅能推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更能为三国文化旅游和经贸合作提供新的途径。一方面,“万里茶道”茶源地均为多民族居住区,茶叶成为南北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媒介,“万里茶道”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纽带。另一方面,“万里茶道”是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地区、欧洲进行交流的桥梁。通过“万里茶道”,中国古老的文化和生活习俗传入欧洲,欧洲工业文明、商业文明的成果也传入中国。

4

设立专项资金

支持“万里茶道”文旅产业“走出去”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于内蒙古文旅产业而言,实际上是拓展了国际文旅消费市场,为内蒙古文旅产业的国际化提供了平台和基础。文旅产业本身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依靠文旅企业自发“走出去”,不论是境外投资还是文旅产品出口都会面对两个难题:资金投入与投资风险。就内蒙古文旅产业现状而言,将文旅产品“走出去”作为发展战略的企业为数不多。自治区党委政府、宣传部、文旅厅、财政厅等单位从资金方面对文旅产业已经给予了诸多的支持,但是针对文旅产业“走出去”,打造国际品牌的专项支持较少。建议设立“万里茶道”文化传播专项资金,不仅能鼓励内蒙古文旅企业“走出去”,推动内蒙古文旅产业转型、升级,赋能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而且也为消弭中蒙俄意识形态差异,巩固双边、多边国际关系做出贡献。

5

借助“万里茶道”,打造向北开放“桥头堡”

“万里茶道”曾是中国茶出口的主要贸易通道之一,为中国茶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世界市场,带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茶叶的商品化率,催生了一批商业市镇,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推动了茶源地、沿线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借助“万里茶道”,强化泛口岸经济,把口岸经济功能向腹地延伸,实现边腹互动,比如,呼包鄂乌这样的地区形成互动的局面,实质上改变了过去单纯依靠口岸发展的传统模式,形成经济联系和互动,使口岸的功能更好地发挥出来。一方面能够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促进“桥头堡”建设,更多承担国家赋予内蒙古向北开放“桥头堡”的定位和功能,同时能够进一步扩大内蒙古对内开放,形成内蒙古既承接国内的产业,同时对俄蒙开放,更多向一带一路国家延伸的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桥头堡”建设的质量。

6

打造“万里茶道”文旅小镇,助力乡村振兴

“万里茶道”在历史时期承载了以茶叶为主要货物的运输,是国内南北方各民族、中国与俄罗斯乃至西方国家文化交流的载体和桥梁,也是东西方文明互鉴的纽带。乡村振兴是我们国家当前战略的压舱石,万里茶道的许多沿线城市也是该战略的推进落实区域,充分发挥“三茶”融合的文旅价值为沿线城市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指明了方向。挖掘“万里茶道”品牌价值,打造文旅特色小镇,可为沿线城镇的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和发展模式的借鉴。因此,要继续推进在内蒙古口岸-城市-腹地等沿线城市的相关产业赋能工作,利用“万里茶道”文旅价值,做好特色小镇的政策规划、资源导入、项目运营、品牌推广等,在乡村振兴的大命题下,充分发挥以茶为媒的价值功能。

终审:王佐政复审:王猛初审:陈乔新月作者:内蒙古财经大学马宝林安锦编辑:张雨婷校对:杨丹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发布

网址:wlt.nmg.gov.cn

联系我们:mail

nmgwlt.cn

1.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