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浩特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保通保畅,稳链纾困保稳提质抓落实9 [复制链接]

1#

近期,受国际局势和全球疫情等因素影响,辽宁部分外贸进出口企业面临一定困难,沈阳海关坚持出实招打*策“组合拳”,强改革保障通关“零等待”,线上线下多渠道推广海关*策,深入一线实地了解企业经营困难和合理诉求,认真贯彻落实海关总署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十条措施,服务物流保通保畅,助力供应链产业链稳定。

大货轮通得快

7月2日,随着一声声嘹亮的货轮鸣笛声在锦州港码头响起,一船来自菲律宾的5.4万吨进口镍矿在锦州海关关员的监管下,从货轮直接卸装至企业的运输车辆上,通过“船边直提”监管模式迅速提离,完成进口货物的车船直取,这是沈阳海关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外贸保稳提质的一个缩影。

锦州海关关员在锦州港码头监管进口货物

锦州新僡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一说:“实施‘船边直提’监管模式后,我们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货物在途运输时间办理报关申报、单证审核、税款缴纳等通关手续,进口镍矿抵港后立即放行,平均每批货物节省整体通关时间超70小时,进口货物通关又一次‘加速度’了!”

“船边直提”监管模式实现了货物从货轮到企业的无缝衔接,大大压缩了提货时间,使进口货物放行时间由原来的3—4天缩短至2个小时,大幅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同时,免去了进口货物在港区堆存和多次吊卸环节,降低了船舶在港滞留时间,大大缓解了锦州港外贸泊位周转压力和货物堆场库存压力。截至7月5日,沈阳海关采用“船边直提”模式快速验放进口镍矿63批次、94.64万吨,货值4.95亿元。整体通关时间4.97小时,较未采用“船边直提”模式之前压缩84.83%。

“小家伙”闯新路

一架灰色的无人机盘旋在中欧班列监管场地的上空,正在通过摄像头记录集装箱上的海关封志号。“这个小家伙可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监管场地工作人员王海吉说,集装箱往往会层层叠叠地堆到7、8米高,靠以往人工审核的方式还需要进行再一次的翻箱吊装,费时费力。

辽中海关关员在调试无人机

“而且还给我们省了成本,”中外运(沈阳)国际班列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昊笑得合不拢嘴,“一列能省块!”

像这样的“微创新”在辽中海关的业务研讨小组里每天都在不断提出并论证。怎样让企业的获得感更强,享受到更多的改革红利,更好地吃透、吃准*策,他们着实费了一番脑筋。

“在集装箱进入监管场地前,就可以让企业自行施加商业封志,海关关员对施封结果进行抽查,这意味着场内的倒箱环节省去了,整个班列货物集散更加快捷。”王海吉说。

据了解,除特殊情况外,商业封志使用率达到了%。好用、管用、实用让施加商业封志成为了企业的共同选择。

“现在所有的非涉密通关数据都在第三方应用文档平台上实时共享、全程留痕!”王海吉指着手机屏幕介绍,这样的平台里,海关、铁路、平台运营企业、报关企业等可以随时随地上传并共享数据,再也不需要多头报送、多头了解了。

目前,沈阳中欧班列已连通二连浩特、满洲里、绥芬河、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实现了“三通道、五口岸”全覆盖,出口整箱业务可直达欧洲14个国家的40余座城市,通过公铁、铁铁联运可辐射欧洲全境,已成为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以及连接辽沈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最为高效便捷的陆路运输大通道。数据显示,今年1—6月,沈阳海关共申报监管中欧班列列、箱次,同比分别增加18.7%和25.5%。

“客改货”保运能

“太好了!咱们口岸的货运航班恢复啦!”听到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国际货运正式恢复的消息,辽宁翔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业务代表李鑫兴奋极了。

7月2日,该公司所包用的首架南方航空公司“沈阳—首尔”航线正式复航。沈阳空港物流的国际进出口港库区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场地改造,物流企业业务和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的国际货运航班也一同停滞,而随着场地验收航线恢复,企业运营终于可以逐步恢复正常。

新冠肺炎疫情对民航业的巨大冲击使得国际客运航班数量锐减,航空货运腹舱带货运力严重不足,因此“客改货”航班成为物流企业在逆境中补充航空运力、保障供应畅通的新发展之路,翔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也即将首次包用“客改货”航班,这对于公司业务发展将是重大的突破和转机。

但兴奋之余,李鑫却也犯了难,海关对“客改货”航班监管有哪些要求?承运的跨境电商货物怎样通关?活体动物的通关时间会不会过长?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李鑫和他的同事们对这次复航很是忐忑。

焦急万分之时,沈阳桃仙机场海关的企业联络员李炯涛却主动联系了他们。在航班复航的关企座谈会上,海关面对面了解翔达公司对航班复航遇到的困难和诉求,主动向企业介绍提前申报、预约通关等促外贸保稳提质措施,帮助企业理顺了通关流程,对相关*策和监管要求做了详细的讲解,并指派专人专岗实时跟进解答企业在申报、查验、放行等各环节遇到的问题。尤其针对企业最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