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浩特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铁路货场工作三十余载见证外贸发展巨大变化 [复制链接]

1#
儿童白癜风好治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28/5882212.html
<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全球贸易量不断增大

穿梭于欧亚大陆间的中欧班列

架起了欧亚地区间快速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截至9月16日

经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出入境的

中欧班列突破列

为途经地区

特别是口岸地区经济发展

和人民富裕创造良好环境

今天

让我们一起听听

一位在铁路货场

工作了三十余年老师傅

讲述的铁路货场变化

“往左边一点,降一些,再降一些,好!”随着起重机下方工友的一声招呼,姚建民操作起重机将一个中欧班列集装箱准确地装入列车货箱。

↑姚建民正在吊装中欧班列集装箱

51岁的姚建民是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集宁货运中心二连装卸车间的起重机司机。一身深色工装,利落的发型配上一副眼镜,儒雅的形象很难让人将他与起重机相联系。从年参加工作至今,他与起重机“形影相伴”30多年。

↑在起重机操作间内的姚建民

刚入路的时候我是起重机装卸工,年成为起重机司机,一直干到今天。

过去的二连浩特风沙大,每当起风的时候,不管是袋装货物还是集装箱,吊装的过程都会让货物随风摆动。“货物一旦摆动幅度过大,就会影响作业安全和货品安全。”姚建民说,“现在环境好了,风沙也少了,可即便是没有风的时候,货品由于自重也会发生微摆,所以吊装的过程必须小心再小心。”

↑姚建民正在撤除起重机的夹轨器

起初吊装一个集装箱,姚建民要用20分钟,而现在他在5分钟以内就可以完成一次吊装。

↑进行吊装作业时,姚建民需要探身观察集装箱的位置

穿针引线,是姚建民对自己工作的比喻。每一次用锁具吊挂集装箱,每一次将集装箱准确平稳地装进列车货箱,都需要他分毫不差的操作。操作间正中央的那扇小窗户,不论是寒风刺骨的冬天,还是骄阳似火的夏季,只要是在工作期间,姚建民都会开着它。“打开小窗户就能扩大我的视野,既能保障下方工友的安全,也能更好把握集装箱的位置,所以任何天气里窗户都得开着。”姚建民说。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们吊装的货物主要是从国外运来的各类成品,我们国家出口的货品多数是服装鞋帽、农畜产品和一些原材料。现在进出口的货物类型正好反过来了,我们进口的货物以原材料为主,而出口的高附加值成品越来越多!

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是我国与蒙古国贸易往来的重要陆路口岸,姚建民所在的二连装卸车间几乎每天都要吊装从蒙古国、俄罗斯等国家由二连浩特口岸进入我国的货物。30多年的工作经历,让姚建民深刻地感受到了国家的发展变化。

↑姚建民正在进行吊装作业

年,二连装卸车间开始承担中欧班列的入境货物吊装任务,业务能力突出的姚建民被组织安排吊装中欧班列货品。“现在每天比过去忙多啦,但忙归忙,心里面舒坦。”姚建民讲,过去自己在一个班组的时间里吊装的集装箱大约15个,现在中欧班列的过货量大了,普通的吊装任务也比以前多了。“我的最高纪录是一个班组吊装97个集装箱。”姚建民骄傲地说。

干了30多年,我对这些机器有感情了,现在一天看不到集装箱心里面就觉得空。只要干得动,我就会在操作间里一直干下去!

5年多来,二连铁路口岸中欧班列的货运量逐年增长。截至9月11日,二连口岸进出口货物运量已率先突破万吨。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内蒙古日报

编辑:高霞

审核:闫丰珺

更多精彩内容

更多精彩内容

这个中秋,草原铁路的站台4分钟感动中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